我们认为秦始皇嬴政要选的继承人是胡亥而不是扶苏,其实不然,胡亥虽然是秦始皇最喜爱的妃子所生,并且很会讨秦始皇的欢心。但如果我们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册立国君的标准,那未免太小看这位千古一帝。
秦始皇真正要培养的应该是公子扶苏。
秦始皇跟扶苏的矛盾在于对于秦国应该采用仁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上,《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始皇大搞“焚书坑儒”、“重法治之臣”的高压线政策时,扶苏直言上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明察。”说白了就是扶苏当着朝臣的面说秦始皇的法治政策不妥,要仁治。
这可就踩到秦始皇的尾巴了,一是秦始皇感觉自己的天子威严受到挑战,自己儿子的言论让自己面子里子都丢的差不多了;而是扶苏的仁治跟秦始皇的法治完全不同,所以,秦始皇让扶苏去戍边监察长城修筑。
这就是秦始皇想立扶苏为太子的行动开端。
首先,战国时期的传统就是想立谁为太子就派谁去别的国家当质子,让质子了解其他国家的形势,好为将来接手政务做准备,秦始皇在就是这么继任秦王的,而当时六国都被他灭了,他想派质子出去也没地让他找,只能派去边关了解剩下的胡人的形势,同时让扶苏明白唯有对外有坚不可摧的防御,对内用酷法安定秩序,才能开始他的仁治。否则,秦始皇完全可以吧扶苏贬出咸阳去当个安逸的王,为什么偏派他去边关?
其次,纵观史记,秦始皇生前并没有一道诏令明确要谁继位,那时候秦始皇追求长生,认为自己可以活上千年,他完全没必要去选太子,所以,秦始皇并没有告诉扶苏:“老子派你去吃几年苦好回来继承家业。”之类的话。所以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病重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到了,才写下诏书给扶苏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要知道春秋时期只有继承人才能有资格主持丧事,这已经表明了要让扶苏继位,可惜这道诏书被中车府令赵高伙同李斯篡改,假称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并给蒙恬和扶苏伪造一道见诏就地自裁的命令。
最后,在陈胜起义反秦的时候也是打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可见扶苏在天下人的心里是最好的继承人,而巡游各地的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天下人的想法,也不会不懂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
以上可见,秦始皇要想秦国永远掌控天下只能立扶苏为太子。
可惜秦始皇一生机关算尽,扫平六国诸侯,就连自己称帝后连在自己的行宫住在那里都要算计得没人知晓;因“亡秦者,胡也。”这一句预言,便算计着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胡人;甚至算到自己长生统御万世却唯独在这件事上算错,导致秦国快速灭亡,而公子扶苏,也只能成为机关算尽下的棋差一招,无法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治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