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我被朋友安利了一部纪录片。
很多人看完它,
都想起了《舌尖上的中国》:
同样是足迹踏遍中华大地,
也同样是立足广博悠久的传统文化,
又最终切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它就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
渊源古老的中医,
已经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
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数千年的中医,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甚至被斥为伪科学、唯心主义……
出品方说:
没想过靠一部片子就扛起复兴中华医药文化的使命,
只是希望更多人、
更多年轻人以此为入口,
打开一个被尘封已久的,
纪录片没有过多谈论中医,
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每一株药材上。
从取材、制作,
到中药背后的人们,
每一株中药,
都藏着中国人的光阴与故事。
回到本草,回归自然。
纪录片中,多得是比画更美的风景:
中宁大片的枸杞田中,
点点清透的红;
秋霜打过的桑叶,
绿到沁人心脾……
草木背后,更有故事的,
是静候、守护着中草药的中药人。
在追求效率的年代,
他们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
如广州400年中药老店的传人:
陈永涓女士。
家人都已旅居国外,
她却放不下这块老招牌。
店中最负盛名的,
就是数代畅销的陈皮。
人们都以为店中有珍藏的秘方,
其实陈女士笑着说,
并没有什么秘诀——
从新鲜的橘皮,
变为入药的良品,
靠的只是一日日的风化,
足够的耐心与光阴。
几乎每一味中药材背后,
都有陈女士这样坚守的人们。
在科技高度发达、
机器大规模替代手工劳动的时候,
讲述这些中药人的故事,
更像是一种纪念和追缅。
《本草中国》中,
展示了浙江一位老药工王良春,
制作红曲的古法技艺。
老人将白色的籼米铺在天井的地面上,
在最适合发酵的雨天,
披着蓑衣,
和孙子一起开心地蹲在屋檐下。
雪白的米粒,
渐渐变得鲜红……
这样传统的制作方法,
古朴而令人尊敬。
但片中也告诉我们,
红曲的加工已经全面步入机械化。
王良春老人,
也将自己最后一次制作红曲的工具,
捐给了工厂附近的重要博物馆。
此后,
再也不会有人守着满地籼米,
等候着雨天。
《本草中国》除了扎根于自然,
更着重讲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摘天麻的少年,
在结伴出发前,
会先向着大山呼喊;
太行山脉的神农山上,
老人冒雨寻觅一株好山药,
只为拿去给老伴补身子……
山川,河流,
一草,一木。
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中药材,
在几千年中,
通过内服或外用的方式,
守护着中国人的健康与平安。
或许,
光荣的历史,
也改变不了现代中医式微的事实。
正如那些日复一日的手工劳作,
最终,
还是会被现今的流水线取代。
成长于西藏高原的红景天,
人工培育困难,
科研人员花了足足11年,
才掌握了红景天种子的育苗方法。
但因为条件苛刻,
这依然是无法被大面积普及的技术。
但我们都知道,
培育困难的红景天,
也终会有被人工种植收入麾下的一天。
现代科技的发达,
必然会淘汰较原始的生产方式。
这是文明的进步,
也是历史的无奈。
但《本草中国》正提醒着我们,
神农尝百草的勇敢、
李时珍30年写下《本草纲目》的耐心、
孙思邈、张仲景,
以及无数人毕生投身中医药事业的伟大,
都不只是历史传说。
职人精神、匠心,
在中华大地上,从不缺少。
为一株花草,
等待数载寒暑,
珍惜每一株植物的心情,
从未被真正遗忘。
为一剂良药,踏遍高山湖泊,
这样的真心和虔诚,
也永远值得被尊敬。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