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孩子多阅读
文|赵知韫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满含热泪、文化苦旅的综艺节目,一夕之间,火遍朋友圈,红遍大江南北,好评如潮。而我们至今只看过一期《中国诗词大会》,我只看过个别片段,其他的还没看过。偶有一次周日晚上无事,我说要不看看《朗读者》吧,女儿没看一会儿就说不看了,然后我们自己看书。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文化类节目总比一些无下限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好多了,起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情地感受,感动者众理所当然。
我之所以不爱,是因为这些节目让我想起朱军的《艺术人生》、倪萍的主持风格、于丹等的心灵鸡汤,自我陶醉和肤浅煽情,自我催眠和掉眼泪,更多的利用了人们的共情和对文字的敏感度(这个在以后育儿篇中会说),而我不喜欢喝鸡汤,我喜欢吃肉、吃肉。
话题有些扯远了,具体阅读什么、怎么带孩子阅读,以后育儿篇会专门来谈,这次只聊我为什么要培养孩子阅读,读好书。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气质
这条大家应该都比较认可,不再赘述。
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以前很火的一句话,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钱有闲的时候带孩子出去走走没问题,那没钱没闲的时候怎么办呢?阅读啊!没闲的时候在家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阅读让你徜徉在书海去了解这个世界,旅行又让你的阅读能有更深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相得益彰。
世界很小,SNS理论说,任何两个人之间相隔的人际关系不超过6个人。
世界很大,连牛顿这样的巨匠也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让家人真正团聚
现在”低头族“越来越多,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花在电脑、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甚至不如跟手机亲近,家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有幅图片——逢年过节家人团聚,面对面微信聊得很热闹——给我印象深刻。离开电脑、放下手机,捧起各自的书,跟家人共度一段有质量的时光,互相聊聊各自感悟,说说心得体会,这是一个制造故事和回忆的好机会。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平时的日子里,我们总是在说啊说,很少能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阅读可以让自己静下来,随着阅读的增多,思考的深入,静心可以一朝顿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究竟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就像前几天北大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的热门话题,我们不会人云亦云,不会焦虑纠结,而是内心平和和幸福,因为我们了解自己。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小朋友们都是好奇的,他们有自己的感知力。让孩子爱上阅读,进行有效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善于思考,孩子会对阅读中的问题去探究。当女儿读到恐龙化石有很多都是小朋友发现的时候,她会问她能不能发现,会去想去查怎么发现,在哪儿可以发现;当女儿读到巴巴爸爸一家的神奇时,她会好奇巴巴爸爸的种族和存在性,进而区别童话和科学;当女儿读大禹治水的时候,她会好奇什么是洪水,为什么会有洪水,为什么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都有洪水,进而理解相关地理、历史发展;……
如果没有阅读,看到水只能想到和泥巴和游泳吧。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女儿看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等童话,还有一些记录过去艰苦岁月、当今留守儿童、贫困山区的文字,她会为他们哭泣、担忧。让孩子多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面貌,不仅有美好,也有不幸,多少也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大大的影响。
阅读是延伸学习的好机会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当你不知道文章背后的故事时,你可以去阅读,思考,去亲自体验;当你不知道怎么做课题研究时,你可以去阅读,思考,去亲自体验;……阅读不仅仅停留在阅读,让阅读的触角尽可能延伸,加入更多的变量和元素,让人生和思想有更多可能。
当阅读积累到一定数量,思考深入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智慧和个人发展革命似的爆发,对于爱偷懒的妈妈来说,还有什么比阅读更容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