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边纪略·第三章(1)
明末,东北边部落为大清所并者,三十有六,海西则有扈伦国之吴喇〔一作鸟腊,又作兀喇,在混同江东,尼失哈站北六十里,昔名扈伦国,姓纳喇;有纳齐布禄者生子曰商坚朵尔和齐,商坚朵尔和齐子曰加麻喀硕、朱古加麻喀硕;朱古子曰绥屯;绥屯子曰都尔机;都尔机生二子,长曰克习纳,次曰古对朱颜;古对朱颜子曰太兰,太兰子曰布颜,始服吴喇诸部,筑城吴喇河岸洪尼地,自称贝勒,传至其孙布占泰,与大清构兵,万历四十一年,为太祖所灭。〕
吴喇:一般写作乌拉部,明朝海西女真四部(扈伦四部)之一。
乌拉,满语意思为江或河。姓那拉氏(纳喇)。始建于1407年,居住在松花江上游流域,分布于乌拉河畔,另名为大刺。乌拉与哈达共祖纳奇布。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数次南徙,至其后代都尔机时形成乌拉部。都尔机的孙子补烟(布颜)率领部族建设城堡,设立军队日渐强盛,他统一了乌拉各小部落,建都城,自封王。补烟死后其子满太继为贝勒,满太在乌拉河(松花江上游,今乌拉街处)东岸建乌拉都城,都城周长15里,四面有城门,里面建有内城,周长2里,在东西两面建有城门。内城建有土台。高六米左右,100米见方(现在的乌拉点将台)。扈伦四部中乌拉的疆域最广,王城最大,属民最多,兵马最众,其东临朝鲜,南接哈达,西为叶赫,北达牡丹江口。扈伦四部中距建州最远,初期与建州联系和矛盾较少。努尔哈赤在统一海西女真战争中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初对该部和而不伐,古勒山战后,布占泰被建州俘,努尔哈赤采远交近攻之策,收养之并嫁之以侄女,满泰赎之未果。后乌拉内乱,满泰死,兴尼雅欲夺王位,努尔哈赤遂放还布占泰以图抚控乌拉。之后,建州虽与乌拉五联姻、七盟誓,但布占泰联蒙古、结叶赫,图与建州争雄。在建州招抚图门江女真之即,乌拉也东略图门六镇,努尔哈赤大恨,引发建州与乌拉间乌碣岩和宜罕山城两次大战,乌拉皆败,元气大伤。当建州攻灭哈达与辉发部后,则把矛头指向实力不及叶赫的乌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正月,建州与乌拉发生乌碣岩大战。万历四十年、四十一年,努尔哈赤率莽古尔泰、皇太极亲征乌拉,城破俘众,消灭此部,其首领布占泰逃往叶赫,传九代十贝勒的乌拉灭亡。
哈达〔一作哈塔,在开原东北边外四十里,即所谓南关也;与吴喇同祖先,是扈伦国,都尔机长子曰克习纳,为族人巴代达尔汉所害,有孙万(一名王台)奔席北之绥哈城,其诸父王住外兰,奔哈达为部主,后其下叛杀王,住外兰其子博尔坤舍进杀其人,以报父仇,遂迎万为部主,万于是称汗国号哈达。最忠于明,投塔山前卫左都督,传至其子孟格布禄等,于万历二十七年为大清所灭。〕
哈达:哈达,满语意为山峰、石崖。哈达以居山城而得部名。姓纳喇氏,其始祖纳齐卜禄(纳奇布)。先居松花江海西域,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递次南迁。嘉靖初,其首领速黑忒显于世。哈达南迁后,东临辉发,西至明开原,南接建州,北界叶赫。哈达贡于明,入广顺关,地近南,故谓之南关。分布于今辽宁开原之哈达河畔。哈达部的都城所在地尚阳堡明朝称之为“靖安堡”。酋长王台统一四部,南并建洲浑河部,自立为汗,受明封为龙虎将军。王台六子,二、三、四子早死。王台死后,长扈尔干与外妇子康古鲁争位,后者败往叶赫。扈尔干袭建州兵败死,子歹商与叔康古鲁、孟格布禄争位,两叔联手结叶赫,孟格布禄袭位,内乱及叶赫外扰,哈达趋于没落。后歹商、康古鲁死,只孟格布禄在建州与叶赫间求存。建州早期对哈达采分化政策。古勒山战后,叶赫兵攻哈达,孟格布禄质子乞师于建州,后中叶赫离间计,私结叶赫,努尔哈赤借机征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建州兵取哈达,攻克靖安堡,俘孟格布禄,杀之,部民入建州籍。1601年因明廷干预,还孟格布禄子武尔古代于哈达,并以女妻之。后叶赫再图哈达,努尔哈赤遂乘时收其部众、并其屯寨,哈达即亡。海西扈伦四部被打开一个缺口,明廷由此失去南关。明朝希冀支持哈达左控叶赫,右制建州的政策遭到破灭。
辉发〔一作灰扒,本姓孟克得里,始祖曰昂古里·星古力,黑龙江岸尼马察部人也。自黑龙江载木主迁居渣鲁,有扈伦国人噶扬噶图墨土姓纳喇氏居于张,因改姓纳喇。星古力二子,长曰留臣,次曰备臣;备臣子曰纳领噶耐宽,纳领噶耐宽子曰拉哈都督,拉哈子曰噶哈禅都督,噶哈禅子曰齐纳根达尔汉,齐纳根子曰王机砮,于辉发河边扈尔奇山筑城,以居因号辉发国。时有蒙古察哈尔国扎萨克图土门汗,围其城不克而还,遂益强盛。王机砮卒,有子七人,其孙拜音达里尽杀之而自立。万历三十五年,为大清所灭。《居易录》辉发部落未灭之前一载,每至日晡,辄有小儿千百为羣,连臂入城,嬲人或入酋长之居,或散在人家,提而掷之,散若轻尘,旋复聚为小儿,驱逐祈禳皆不能禁,国人夜不得眠,日出始倦而就寝,如是者年余,太祖兵至已入城,人无觉者,自此妖亦不见。〕
辉发:……可以断定,辉发族不可能从“黑龙江岸尼马察部”直接进入张地,而是经过几代的流徙、演变、分化、组合。而且他们祖孙、父子承袭,数代控制着呕罕河、肥河这两个较大的卫分,当他们最后来到张地时他们已失去了两卫的继承权,甚至同明朝也断了关系,原来的两卫不仅离开原地,首领也已经换人。
辉发始祖昂古里·星古力原居黑龙江岸之尼马察部,姓益克得里(孟克得里)。二子,长曰留臣(流陈、哈哈缠),次曰备臣(背陈、必缠)。永乐六年置呕罕河卫等八卫,命必缠等为指挥。推测留臣为肥河卫指挥,理由是宣德八年六月命故肥河卫指挥使哈哈缠(留臣)子剌令哈(纳领噶)和呕罕河卫指挥使必缠(备臣)子乃胯同时袭职。剌令哈子二:别里格、孛里格。别里格子拉哈(都督)。拉哈都督子噶哈禅都督(哈哈占、刚哈谄都督)。噶哈禅都督一子逞得革,《八旗通谱》作齐纳根(齐内根),他无职衔,仅是个部族首领,通称为“达尔汉”。齐纳根子王机砮(王机褚、往机奴)时,始于辉发河畔扈尔奇山筑城建国,于是有了辉发部。
〔酒哥按〕备臣(背陈、必缠)子乃胯(耐宽、耐呼顽)。乃胯子你哈答,之后世系不清。
辉发部不是备臣(必缠)的后代,而是流陈(留臣)的子孙。
《居易录》:清王士禛撰。内容大多考辨典籍,评论诗文、史事,也记时事和异闻。
也赫〔一作也合,又作叶赫,又作野黑,在开原威远堡边门东北九十里,即所谓北关也。明正统间,置塔山前卫,设指挥等职。始祖本蒙人,姓土默特,名星根达尔汉。初灭扈伦国所居张地之纳喇部,遂据其地改姓纳喇。后迁野赫河岸故,以野赫为国号。星根达尔汉子曰席尔克明噶图,席尔克明噶图子曰齐尔噶尼,齐尔噶尼子曰褚孔革,授塔鲁木卫都督佥事;褚孔革子曰太杵,太杵二子,长曰逞家奴,次曰仰家奴,皆依哈达王台,为边患;而兄弟不相下,乃更筑新城于山坡,而号故城曰老城。老城在西,逞家奴居之,新城在东,仰家奴居之。万历十二年,宁远伯李成梁以赐敕赏赉为名诱二奴至,杀之。开原谷之逞家奴子曰布寨,布寨子曰布扬古、布尔抗古;仰家奴子曰纳林布禄,曰金台吉,俱忠顺,为明卫边,万历四十七年为大清所灭。
也赫:通常写作叶赫,满文意为盔顶,一说意为野鸭子。因聚居于叶赫河(辽宁开原北)而得名。叶赫部地近北,明称之为北关。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纳拉部,改姓纳拉(纳喇)。纳拉是太阳的意思。其东临辉发,南接哈达,西界蒙古,北近乌拉,与乌拉关系密切。明永乐置海西塔鲁木卫,成化年,塔鲁木卫指挥奇里哈尼(齐尔噶尼)“入寇被杀”,其子竹空格(褚孔革)继受抚封于明廷,渐兴,后与哈达部作“敕书之争”被杀,子台出(太杵)继续经营叶赫,但与哈达部结多年不解之怨。台出子清佳努(逞家奴)、扬佳努(仰家奴)继位时,建东西两城。东城位于今梨树县叶赫乡叶赫村西屯西南寇河(古称叶赫河)左岸一高岗上,西城位于叶赫乡张家村大窝堡屯东南,其南300米为寇河,建于一山丘上。叶赫复振,明廷极力羁縻笼络,倚为屏蔽,称作海西卫。但其联结土蛮侵袭哈达,遭明军伏攻,清佳努、扬佳努及二子被斩杀。布寨、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再袭哈达,又遭明重创。1593年九月,纠结哈达、乌拉和辉发,长白山二部的珠舍里部和纳殷部,以及蒙古部落中嫩江三部的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莽古斯、明安,锡伯部和瓜尔佳部,共九个部落组成联军,发兵三万余人,军分三路,进攻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于古勒山惨败,被斩杀四千余人,损失战马三千余匹,铠甲千副以上,布寨、纳林布禄死,乌拉首领布占泰被俘。布扬古、金台石继,欲破建州一统女真之势,争斗纷继。努尔哈赤曾三征叶赫,1619年八月,虽有明廷碍扰之困,建州再征叶赫,战斗异常惨烈,努尔哈赤派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诸子侄统兵攻取叶赫西城,自己亲自率军攻打叶赫东城。东城破,金台石被斩杀。西城布扬古降。叶赫部民迁入建州编籍,共传八世十一贝勒的叶赫部灭亡。灭亡叶赫,标志着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女真,明廷企图使女真各部分而治之的政策遭到彻底失败。
建州毛怜则有满洲〔满洲始祖曰布库里雍顺,乃天女佛库伦所生,定三姓之乱,妻其女百里,居长白山东,俄汉惠之野,俄朵里城,国号满洲。〕之苏克苏浒河,其地在清河边外,属城寨,之著者七,曰图伦城,曰撒尔湖城,曰嘉木湖城,曰沾河寨,曰安土瓜尔佳城,曰古勒城,曰沙济城。沙济城主阿海与古勒城主阿太,皆王杲子也,万历十一年为李成梁所杀,余皆亡于本朝。
毛怜:明代女真建州部,源自元代斡朵里(即斡朵怜)和胡里改(李氏朝鲜称其为兀良哈或火儿阿)。斡朵里是金代女真的后裔。斡朵里部童清礼自称“大金乃我远祖”;明朝人说他们是“金之余裔”;李氏朝鲜官员也认为:“兀良哈(即火儿阿)乃野人中平民,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就源自斡朵里部。建州部,后金及清代称为满洲部。满洲部包括王甲(即完颜)等五部,明末的完颜部是金代完颜部的后裔无疑。明人又认为建州为“渤海氏遗孽”或“渤海大氏遗孽”。郑晓说:“建州、毛怜本渤海氏遗孽,喜耕作,善缉纺,饮食衣服,颇有华风。海西有山夷,即熟女真,完颜余种,亦务耕稼,妇女喜金珠,依山作寨,亦名山寨夷”明辽都指挥佥事毕恭则进一步说:“建州、毛怜则渤海大氏遗孽”。毛怜部与建州部同源。毕恭的职务就是与女真人打交道,所记定有依据。可见,建州部、毛怜部亦为渤海国王大氏家族的后裔或渤海族后裔。合理的解释当为:建州女真原为渤海国人,后加入女真族,成为大金的臣民;或者说建州女真是由缘自渤海族的部落与缘自女真族的部落混合组成的新部落。
浑河,属城寨七,曰杭甲城,曰扎库木城,曰东佳城,曰把尔达城,曰兆佳城,曰界凡城,曰播一混寨,万历间俱为大清所并。 王甲,万历间,部主戴度墨尔根其叔曰孙扎秦光滚,与董鄂部瓮哥落为仇。十二年九月,本朝太祖攻董鄂齐吉答城还,孙扎秦光滚乞师攻瓮哥落,戴度遣人告之得为备;十六年太祖灭之。
浑河:浑河部,因河得名。位于抚顺关之东,浑河与苏子河会流之西,南抵辽东边墙。即今辽宁抚顺东北、新宾汤图以南之地。东邻苏克素护河部,北接哈达部。笼统地说,认为今清原县境为浑河部。
王甲:王甲部,又称完颜部(金朝国姓后人)、王家部。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兴京老城镇东北,吉林省通化市西南王家大堡附近。辖地在佟家江及新开河、富尔等江流域,以农猎为生。明万历十六年(1588),被努尔哈赤收服。王甲部为建州八部、满洲五部之一。
董鄂,在宽奠堡外,万历十六年,部主克彻巴颜之子额尔机瓦尔喀,为托汉河部额吐阿禄下所杀,其子何和理遂率众归本朝,尚太祖长女。
董鄂:董鄂部的先人,从瓦尔喀(吉林省延边地区珲春一带)地方,西迁至冬古河(今恒仁县境内)上,以地为姓,始有董鄂氏。董鄂也写作东峨、东古,东果、栋鄂、董古,这些不同的翻译都是起源于冬古河。考证认为北宋越王赵偲(宋徽宗三弟)即栋鄂氏的先祖。
明末的女真部落经常越过明朝边境和鸭绿江,掠夺明朝和朝鲜的人口、财富。但是董鄂部与其他各部不大相同,初期从未抢掠。《清史稿》说董鄂部首领王兀堂“初起,奉约束惟谨”。《万历武功录》载“海西女真哈达部的王台最忠于汉”,而王兀堂常与王台为伍,又称王兀堂“与它酋异”不抢掠明边,颇守法”。
栋鄂部所在的今恒仁县,西北距建州的中心今之新宾县,约70公里。西南与明朝卫所更远(在修建六堡之前)。向东南通往朝鲜则路途险阻。栋鄂部相对不宜受到明廷、朝鲜注意,得以专心致志图谋发展。
六堡的建立后,六堡所在地区是董鄂部生存之地,明建六堡严重威胁了董鄂部的生计。董鄂部的壮大不符合明廷的利益,消灭董鄂部是明廷的基本方针。万历七年(1579)七月宽奠马市,明朝官员低价强买人参,女真人不服,明军重伤女真几十人。《万历武功录》记载“七月,夷人入市宽甸,参将徐国辅有弟国臣及苍头军刘佐减价,强将市夷榜掠之数十,几死”。在杀死若干试图报复的女真人后,明廷威胁“晓譬奠( 酋) 长王兀堂, 令约束部落奉汉法,得贡市如初,不则当以大兵捣若巢矣”。
“万历八年(1580)二月”,李成梁称“(夷人)连犯瑗阳、宽奠,已复入犯永奠堡。我师却敌追奔,出塞可二百余里,至鸭儿匮得虏级七百五十四”。就是说,董鄂部小股部队主动攻击我大规模机动兵团,被我反杀100多公里至鸭儿匮(寨)。李成梁大举进攻王兀堂,在鸭儿匮寨大战,“诸虏皆闷匿寨中坚壁,顷之,吹掌海螺,复拥精兵披甲上马。鏖汉兵。其步虏皆奔走,上山顶鼓噪。李成梁益严军令,令击寨及山。于是汉兵并攻寨,殊疾力破之。杀气蔽空,暂勒勒巴都等首凡七百五十四级,夺获男妇凡一百六十人,汉人蒋升等凡六人,胡马凡三百六十一匹。即在鸭儿匮破寨之战中明军斩首754,俘获男女160人,汉人6人,马361匹。
十月,明廷称王兀堂又带了千骑到宽奠附近,明副总兵姚大节追奔至葛禄寨(巢寨),斩获67级。至此王兀堂不知所终。
5年后(1585)王兀堂之孙何和里带残部归顺努尔哈赤。
何和理:董鄂·何和礼(1561–1624),明朝文献记载为好好里,满洲正红旗人,清开国五大臣。祖父克彻巴颜,父亲额勒吉,兄长屯珠鲁巴颜,世代为栋鄂部首领。
克彻巴颜时期,栋鄂部与章甲城长阿哈纳(努尔哈赤堂叔)产生仇怨。因阿哈纳是宁古塔六贝勒之一,栋鄂部便多次出兵攻打宁古塔。宁古塔不敌,向海西女真中的哈达部借兵,与栋鄂部相互攻伐。
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何和礼接替兄长成为栋鄂部首领,时年二十六岁。当时,努尔哈赤刚刚起兵,知道栋鄂部兵强马壮,便想招揽何和礼。
1588年(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迎娶哈达贝勒扈尔干之女纳喇氏为妃,邀请何和礼率兵扈从。何和礼欣然率三十人随行,并在返回后率部归附努尔哈赤,又娶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为妻。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建立黄、红、白、黑四旗。何和礼所部隶属于正红旗,并担任正红旗总管。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征讨乌拉部,何和礼率所部旗兵破敌有功。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何和礼与额亦都、扈尔汉讨伐渥集部虎尔哈路,攻克紥库塔城。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再次征讨乌拉部。当时,努尔哈赤本欲招抚布占泰,希望他能够悔悟归降。何和礼与代善等贝勒极力劝谏,主张进兵,努尔哈赤遂灭亡乌拉部。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在原有四旗的基础上确立八旗制,何和礼被编入正红旗。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自称汗王,建立后金,任命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同听国政。
1619年(天命四年),何和礼率部参加萨尔浒战役,大败明朝辽东经略杨镐。当时,何和礼帮助制定战略,其所部兵马在东线战场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621年(天命六年),何和礼随军攻破沈阳、辽阳,因功被授予三等总兵官。后来,镇江守将陈良策叛投毛文龙,组织当地汉人造反,努尔哈赤命何和礼与四贝勒皇太极率兵镇压。
1624年(天命九年),何和礼奉命前往辽南戍守海州,后被总兵官布善替回。同年八月,何和礼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当时,费英东、额亦都等四大臣已先后去世。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追封何和礼为三等公。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世祖追谥何和礼为温顺,又为他勒石记功。1731年(雍正九年),何和礼又加封号勇勤,是为三等勇勤公。
次子多积礼、四子和硕额驸和硕图(母东果公主,袭爵,妻东果胞弟代善十一女郡主)、五子都类。
哲陈〔一作只陈〕,万历五年,为大清所并。
哲陈:又作折陈部。位于苏克素护河 ( 苏子河 )与浑河合流处,包括今辽宁新宾南杂木、抚顺营盘东部、清原西南部。北接哈达部,南邻苏克素护河部,西界浑河部,东连辉发部。属城及寨有古勒城、界藩城、萨尔浒城、托漠河(亦作托木河)城、太兰岗等,诸城地势冲要,多为兵家所必争。明万历十一年(1583),明宁远伯李成梁统兵攻取古勒城,城主阿台与努尔哈赤祖、父被杀。二十一年,叶赫等9部联军围攻建州,激战于古勒山,大败。四十七年(1619),明与后金间第一次有名的“萨尔浒之战”,亦开展于萨尔浒城。努尔哈赤曾先后迁都界藩城、萨尔浒城。俱见该部所在之地,在清室肇起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历十五年(1587,与文中不一致)为努尔哈赤合并。
苏完,部主索尔果,明万历十六年四月率众归大清,太祖以其子蜚英东为一等大臣,后以功升固山额真,卒谥直毅公,配享太庙。
苏完:位于今二道白河(松花江)以东、甑峰岭(苏完峰)以西、古洞河以南,大约今抚松县,即古苏完地方。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说:“瓜尔佳为满洲著姓,而居苏完者尤著。其先有同胞兄弟三人,长曰佛尔和,次曰尼雅哈齐,三曰珠察,后离居。佛尔和仍居苏完,尼雅哈齐迁席北,珠察由瓦尔喀再迁西尔希昂阿济哈渡口。珠察生素尔达,素尔达生二子,长曰汪沙鲁,次曰汪扎拉达。汪扎拉达生莽卡尼,莽卡尼生罗罗墨尔根,罗罗墨尔根生常喀尼墨尔根。常喀尼墨尔根生二子,长曰尼堪,次曰索尔果。索尔果为苏完部长,有子十人,其族最盛。”清初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扎尔固齐,为索尔果的第二子。
鸭喇古〔一作押儿孤〕,寨主扈喇虎,明万历十六年四月率众归大清,以其子扈尔汉为养子,赐名觉罗。
鸭喇古:
长白山之讷殷〔一作讷因〕,朱舍里,以上二部在明万历二十二年并于大清。
讷殷:讷殷部。因分布于讷殷河(三音讷音河)流域,故名。地当长白山北两讷殷河间,即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支流温江、二道白、三道白河一带,今靖宇、桦甸、安图等县境。与朱舍里部为邻。
明万历十九年(1591),与朱舍里部合引叶赫兵,劫掠建州东界叶臣所居洞寨。二十一年,合叶赫等九部联军攻建州古勒山,败归。同年,所治佛多和山城,被建州兵攻克。部长搜稳、塞克什被杀,悉众归附,编隶旗籍,成为满族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治内有女真郭络罗氏、颜扎氏等20余姓。
朱舍里:朱舍里部。长白山三部之一,又作珠舍里部、朱舍里路。因分布于朱冷河(今二道江)流域,故名。地当松花江上源额赫额因、三音额因,即今靖宇、桦甸县境。与讷殷部为邻。
鸭绿江,〔即益州江,或呼叆江,唐书作马訾水,源出长白山〕,明万历十九年为大清所并。
鸭绿江:鸭绿江部。因居于鸭绿江上游而得名,其地理位置与长白府(今长白县一带)地域大体相当。
野人则有瓦尔喀之阿库里尼满,明崇祯八年,为大清吴巴海等所灭。
阿库里尼满:东海女真瓦尔喀部之一。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上游支流阿库里河流域。
兀尔格陈〔一作吴尔格臣〕,绥分〔一作遂分〕,雅兰、户野〔一作滹野〕,兀尔机,尼黑库伦,诺落河湾,以上七部,明崇祯十年七月,为大清喀凯塔克等所灭。
兀尔格陈:据李文信考证:兀尔格陈与乌尔古辰当(下一条)是一部。
绥分:绥分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一带,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
雅兰:雅兰部。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十一月,(努尔哈赤)派五百人征讨西林部、雅兰部,俘虏一千人,编成二百户带回来。
户野:一作滹野。今乌苏里江支流俄罗斯境内达鸟河流域。
兀尔机:
尼黑库伦:
诺落河湾:
乌尔古辰,明万历三十九年,为大清阿巴泰、蜚英东、顺科落所灭。
乌尔古辰:
虎尔哈〔即元呼里改路地〕之兀扎喇。明崇祯六年,兀扎喇地方头目绰哥,以貂狐皮朝贡。大清八年五月,大清命吴巴海等征之。十月,兀扎喇部主之弟塞痕卜克沙等,归大清,令住宁古塔地方。十四年二月,大清遣宁古塔章京锺果兑等,征其未附屯塞,遂平之。
兀扎喇:兀扎喇部。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宏格力河口附近。清乾隆《皇清开国方略》:天聪七年(1633)正月乙卯,“征乌扎拉部师还”。
锺果兑:
绰库禅,能吉尔, 以上二部,明崇祯十六年五月,为大清阿尔津等所灭。
绰库禅:绰库禅部。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下游东岸的德都勒姓达斡尔人。德都勒姓的七个分支氏族。
能吉尔:能吉尔部。与上同。
阿尔津:(?–1658)伊尔根觉罗氏,隶满洲正蓝旗,清初将领。父齐玛塔,与从子阿山归太祖,官侍卫。旗制定,与阿山同隶正蓝旗。阿尔津积战功,授甲喇额真,世职二等参将。
库尔克〔一作库尔喀〕之喇里阐、铎陈、阿撒津、多金、兀库尔城、挂喇尔、额苏里、额尔兔,以上八处,明崇祯十二年八月,为大清萨木什等所灭。
库尔克:又称库尔喀、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据说是契丹人后裔。
〔李注〕庫爾克即庫爾喀,諸部皆在精奇里江會黑龍江口一帶兩江左右岸。額蘇里城在璦琿雅克薩二城間。
喇里阐:亦作拉里拉。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北。
铎陈:又作铎辰。明末清初索伦部(达斡尔族)城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东库兹涅佐沃附近。
阿撒津: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库兹涅佐沃稍北托罗伊。
多金:黑龙江北。
兀库尔城:黑龙江北。
挂喇尔: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苏赫基诺以东。
额苏里:今俄境海兰泡以北谢尔盖耶夫卡 (Сергеевка)稍南 。《盛京通志》卷三二记该城在黑龙江城“西北八十里”。康熙二十二年,萨布素率领宁古塔一千人人进驻,当年在额苏里建起了三千九百平方米的木城。同年秋天,清政府又“派乌拉、宁古塔兵五、六百人,打虎儿兵四、五百人同家口发往。”在完善军事设施的同时,在木城周围还开垦了达斡尔人遗弃的耕地,开始了清政府军队在当时黑龙江地区的第一犁。
额尔兔:
萨木什:萨木什喀。
黑龙江之噶尔达苏〔噶尔达苏有二处,以大小别之〕,明崇祯十六年五月,为大清阿尔津等所灭。
噶尔达苏:虎尔哈部分支。
萨哈连,明万历四十四年七月,大清命达尔汉、顺科落等取其屯寨三十六。
萨哈连:居住黑龙江流域部分女真人的总称。萨哈连,满语意为“黑色”,黑龙江古有黑水之称,此部居之,故名。地当今黑龙江瑷珲城至黑河口西岸,乌苏里江口,松花江、黑龙江合流之西苏鲁河等地域。清初为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各族。
达尔汉:(1590—1644年)郭络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外甥,隶满洲镶蓝旗。初为牛录额真,太祖妻以女儿,为和硕额驸。积战功,授一等副将世职。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列为总管旗务八大臣,统领满洲镶黄旗。从大贝勒代善伐扎鲁特部,单骑逐敌,获其台吉。崇德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伐明,攻锦州,达尔汉坐济尔哈朗召议御敌不时至,嗾其僚争功,罢固山额真,夺世职。顺治元年,卒。
顺科落:
东北边部落,举国内附者二十有六。瓦尔喀则有蜚悠,明万历三十五年正月,吴喇侵蜚悠其城,长策穆特黑请移家归大清,太祖命舒尔哈齐等率兵三千,徙其户五百还。
瓦尔喀:瓦尔喀部。明末清初东海女真之一部,居图们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至海滨及沿海岛屿之地。大致分布地在今乌苏里江及穆棱河两岸,属于古肃慎族的分支,和赫哲人亲缘相近,主要分布于现在的虎林、密山、饶河、宝清四个县。
〔李注〕蜚悠城在琿春縣境,故址猶存。
虎尔哈则有格克里,明崇祯元年正月,格克里四头目朝于大清。
虎尔哈:东海女真(野人女真)三部之一。
〔李注〕虎爾哈即牡丹江流城。
格克里:虎尔哈部分支。不详。
石拉忻,明万历四十四年,本朝使顺科落等招之,四十六年其部长率所部归之。
石拉忻:一作锡喇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
那堪泰,明崇祯三年十一月,其长虎尔腊率妻子至宁古塔,命马尔拖朝大清求驻牧地。
那堪泰:
托科落罗〔一作脱科落〕,明崇祯十年四月,贡大清貂狐皮,十二月又贡,十五年十二月又贡。
托科落罗:
努牙喇〔一作耨野勒〕明崇祯十一年四月,归大清。
努牙喇:诺雷部,一作努牙喇、耨野勒、禄耶勒、努业勒、努雅勒、卢业勒、卢日热、闹雷、诺啰、努烈,皆一音之转,同名异译。或称诺雷喀喇,冠汉姓为“陆”、“卢”。满语,"流荡不定"意。其地河水弯曲,河床较浅,水涨时,经常改道,故名。地当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挠力河口南岸,今饶河、宝清诸县地。明为奴儿干都司所辖尼满河地面,后为窝集部诺罗路。后金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遣兵2000人,征东海萨哈连部。十一月,回兵招服阴达珲塔库喇喇、锡喇忻各路长、诺雷部首领共40余人。清初属东海虎尔哈部。天聪五年(1631),归附后金,首领封作副固伦达。顺治九年(1652),与葛依克勒、祜什喀里移居和屯噶珊,筑三姓城(今依兰),遂即以三喀喇为名。清编旗设佐,为世管佐领,称伊彻(新)满洲。未入旗者设乡长、姓长以统辖。
默尔车勒黑叶,明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归大清。
默尔车勒黑叶:
马尔遮赖,科尔佛,科尔库萨喀里,以上三喀里,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归大清。
马尔遮赖:也写作墨尔哲勒。世居松花江或黑龙江巴林等地方。满语“用刀复仇”的意思。后改汉字姓孟、曹、莫等。
科尔佛:
科尔库萨喀里:
松阿里则有摆牙喇,明崇祯元年十二月,头目伊尔彪、图纳哈、布韬伊图喀归大清,贡貂狐皮。
〔李注〕松阿里即松花江流域。
摆牙喇:?
黑龙江则有戈博尔塞布奇,长巴尔齐等, 何黑岱克殷吴鲁苏榆尔根海轮固浓昆都轮吴蓝,以上十屯,明崇祯八年四月,俱归大清。
屯名未断出。
戈博尔塞布奇:
精格里河浑泰,明崇祯元年十月,其长扈育布禄归大清,贡貂皮。
〔李注〕精格里河即精奇里江,歸俄羅斯後稱塞亞河,或結亞河。渾泰,源流考作琿春。
浑泰:
使犬部则有盖青,明崇祯七年十一月,其长僧格归大清,贡貂皮。
使犬部:一作“使犬路”,亦称“鱼皮部”。明清时期对赫哲、费雅喀、库页岛等使犬部落的泛称。这些部落散布于松花江下游,西起三姓(黑龙江依兰)东北,东至黑龙江口及库页岛,以渔猎为生。冬天乘坐以犬驾拽的冰橇,故得名。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元年(1616),努尔哈赤招抚之,各部族众除留守故土外,亦多迁居建州等地,编为牛录,隶于八旗。
盖青:
窝稽〔一作兀集,又作乌集〕凡林木丛茂处皆是,则有那木,明崇祯间,其长康果里、喀克都里、昂古、明噶兔、乌路噶、僧格、尼喀里、汤松噶、叶克舒等,归大清。
那木:
都鲁,明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归大清。
都鲁:
东北边部落现在贡宁古塔者八,每年自四月至六月,俱以次入贡。自宁古塔东北行四百余里,住虎尔哈河松花江两岸者,曰挐耶勒〔一作闹□〕,明崇祯四年七月,部长萨达兰、宜寇、扎济喇、瓦尔禅、厄克星格等始贡本朝貂、狐、猞猁狲、水獭皮;曰革依克勒〔一作克益克勒,又作克宜克勒〕,明崇祯十一年四月,始贡大清貂狐皮;曰祜什喀里〔一作虎习哈礼〕,明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其长纳木达礼等十人、赖达库等四人始贡大清元狐皮。此三喀喇〔喀喇汉言姓也〕,役属久其,头目皆尚少主,少年精悍者渐移家内地,编甲入户,或有为侍卫者,初服鱼皮,今则服大清衣冠,所谓窝稽鞑子是也,又名异齐满州〔一作伊车满州〕,异齐者,汉言新也,其地产貂。窝稽疑即古之室韦,按《北史·室韦传》,室韦在勿吉北千里,魏齐后分为五部,不相总一,所谓南室韦、北室韦、□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南北室韦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貂,衣以鱼皮,钵室韦用桦皮盖屋,大室韦尤多貂皮青鼠。
〔李注〕三喀喇即三姓也,女真語原作依蘭喀喇,俗稱窩稽韃子。
挐耶勒、革依克勒、祜什喀里:依兰三姓。位于今黑龙江依兰县。
异齐满州:一作伊车满州。清代旗人分为“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两种(均为东北土著)。“佛”满语意为“旧”;“伊彻”意为“新”,指新编入八旗的蒙旗和汉旗。与佛满洲有诸多区别:佛满洲随努尔哈赤、皇太极起兵,编旗较早,清军入关前随同作战者较多;伊彻满洲编旗较晚,随同作战社会发展入旗多以辽西汉族和蒙族居多,多居住在科尔沁旗和察哈尔旗境内。伊彻满洲不断与佛满洲通婚,渐融为一体。习俗与佛满洲有所差异,更多的保持游牧状况。
自宁古塔东行千余里,住乌苏里江两岸者,曰穆连连〔一作木轮,又作木伦〕,明永乐间,置木伦河城,万历三十九年七月,大清命阿巴泰等取之,崇祯元年七月,大清又命喀凯塔克等率兵征之。
穆连连:〔李注〕穆連連部落當在穆棱河流域。河東北注入烏蘇里江。明毛憐衛。
喀凯塔克:
俗类窝稽,产貂,又东二百余里,住伊瞒河源者,曰欺牙喀喇。其人黥面,其地产貂,无五谷,夏食鱼,冬食兽,以其皮为衣。自宁古塔东北行千五百里,住松花黑龙江两岸者,曰剃发黑金喀喇。凡六,俗类窝稽,产貂,以上皆每年入贡。又东北行四五百里,住乌苏里、松花、黑龙三江汇流左右者,曰不剃发黑金喀喇,十数,披发鼻端贯金环,衣鱼兽皮,陆行乘舟〔或行冰上〕,驾以狗,御者持木篙立舟上,若水行拦头者,然所谓使犬国也。〔后汉书有狗儿国,以狗耕地,价与牛同;又金史有狗站,以狗摆站;辽天庆三年六月,干郎改国曾以良犬进贡。〕其语与窝稽异,无文字笔墨,以皮条记事,小大随之,其地产貂。又东北行七八百里,曰飞牙喀,俗产与不剃发黑金同,而赤臀无袴,以皮蔽其前。自宁古塔东北行三千里,曰欺勒尔滨,大东海俗产与欺牙喀喇同,以上各种皆三年一贡。凡岁贡者,除赐衣冠什器之外,宴一次,固山大以下陪宴。三年一贡者,宴三次,宁古塔梅勒章京陪宴。〔按《会典》,黑金、飞牙喀、虎尔哈等部落进贡貂皮,宁古塔将军照数验收送户部,其应赏之物据将军文书行文,户工二部支给,又进贡人每日给谷米烧酒盐粘米豆马料等项,不限日期,如格格额驸来,支给粳米,赏给衣服、缎绸、布缕、带帕、棉花、绿斜皮线、梳篦、扇等物,率以为常。
〔李注〕伊瞞河在穆棱河口稍下的烏蘇里江右側,與我虎頭村隔江相對。今作呢瑪河。欺牙喀喇今稱烏德蓋人。
伊瞒河:亦作亦麻、伊曼、尼满。满语意为山羊。乌苏里江支流。明永乐八年(1410)在乌苏里江东岸伊曼河口南岸置亦麻河卫。1973年苏联改为达利涅列钦斯克。
欺牙喀喇:恰喀拉人,俄罗斯称为乌德盖人。主要散居于乌苏里江以东和滨海沿岸地区。又称为“恰喀喇”“恰喀尔”“奇雅哈喇”,为清代满族人对其的称呼。“恰喀拉”是“弟弟”的意思,也有“同族人”之意。“乌德盖”“乌德赫”则是民族自称,意为“林中人”。
剃发黑金喀喇:后世的赫哲族(俄罗斯称为那乃人),住松花江、黑龙江两岸。
不剃发黑金喀喇:住乌苏里、松花、黑龙三江汇流左右者。
飞牙喀:费雅喀。俄称“吉里亚克”。赫哲语意为“不穿裤”,是为他称。自称“尼夫赫”,意为“人”。居住地在黑龙江下游以北到库页岛一带,经济生活以捕鱼为主,生活习俗与赫哲族同。
欺勒尔滨:
东边部落贡盛京者,曰库牙喇,俗与窝稽同,产海豹、江獭皮,其地在土门江北岸,与南岸朝鲜庆远府城相对,去宁古塔五百里,岁一贡。〔按《会典》,库尔喀地方所进江獭验数交送户部,筵晏礼部备办,赏赐行文户工二部支给。〕
库牙喇:又作库雅喇、库尔喀。源于明代女真骨乙看(即阔儿看或骨看)。朝鲜文献中的“骨乙看”、“阔几看”便是满语“库牙喇”的音转。主要分布于以今图们江下游为中心,北至绥芬河口,南抵朝鲜咸镜道镜城附近的沿海一带。以渔猎为主,兼事农业。1629年皇太极征服库牙喇。
使鹿部大约在使犬诸部之外。〔按《实录》,崇德元年五月,阿赖达尔汉追毛安部下逃人,至使鹿部喀木尼汉地方获男女二十九来献,至今未通朝贡,无由见其国人,但闻其驾车耕地使鹿若使牛马而已。〕
〔李注〕使鹿部為另條不應接上。喀木尼漢亦作喀木尼堪,其今地有主張在貝加爾湖附近的烏蘭烏德,不知何據云焉。
阿赖达尔汉:阿赖,莽努特氏。喀尔喀蒙古人。天聪年间(1627—1636),携家属投后金,隶正黄旗蒙古。奉使阿鲁部,招降部长数人,以功赐号“达尔汉”,优免赋役。后率兵追逃众,征喀木尼喀部,擒其部长叶雷……
东北部落素产马,宋建隆中,女直尝自其国至蓟州,泛海至登州卖马;明女直建州、毛怜、海西等部共岁贡马一千五百匹;又永乐三年立开原马市〔在开原南门外,通女直交易〕,抚顺马市〔在抚顺所,通建州交易〕,广宁马市〔在团山堡,通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交易〕,成化十四年,立庆云马市〔在庆云堡,通海西黑龙江交易〕,以布帛、粟米、杂货易之。今柳条边内外绝不产马,惟朝廷乃有马羣〔按《会典》,盛京骒马羣三处,游牧地方,骟马羣二处,骒马羣十五处,骆骆驼羣二处,骒骆驼羣十处;上都地方,骟马羣二处,骒马羣十五处;大凌河,骟马羣二处,骒马羣十处。三年骒马三匹孳生一匹,骒络驼六年内四只生二只,多者赏,少者责罚。十月初一日起,进庄牧养至三月三十日止。四月初一日放青起,至九月三十日止〕。其它皆自山海关西及高丽国来,高丽马大与驴等,《后汉书·三国志》所称果下马,《魏书》所称三尺马,朱蒙所乘马种是也;能负重致远,不善驰骋,其良者亦复蹀躞有致,价不甚贵。关西马皆产于蒙古,价倍于高丽,或遇窝稽人非十五六貂不与一马也。凤凰城等处官兵人等,往高丽义州市易者,每年二次,春以二月,秋以八月。库尔喀人每二年一次往高丽庆源地方互市,以八月。〔按《会典》,凤凰城库尔喀人往高丽地方互市始于崇德间。〕
骒:kè。雌性的(骡、马)
蓟:〔李注〕薊為蘇字之訛,清金州在遼為蘇州,當是由旅順口泛海。
库尔喀:〔李注〕庫爾喀部在琿春一帶。與瓦爾喀住地相近。
宁古塔人每年一次往高丽会宁府互市,亦以八月。然命下遣官监视,每年十一月方行。〔按《实录》,天聪七年二月始,遣备御郎格吴巴海,携宁古塔货物,赴朝鲜会宁府贸易;又《会典》,崇德间,定例每年市易,礼部差通事二员,宁古塔骁骑校、笔帖式各一员,前往监视,凡貂皮、水獭、猞猁狲、江獭等皮不准市易,定限二十日即回,今添差防御一员。〕 市会宁者,多以羊皮袄、布疋往易牛马纸布瓮盐,而书特贵,康熙初,姚琢之以《明季遗文》易牛一头。
高丽会宁府:〔李注〕會寧瓷瓮類鈞窰器。釉色頗佳。
姚琢之:姚其章。宁古塔七子之一。
柳条边外山野江河产珠〔色微青所谓东珠也,圆而粗者,天子诸王以之饰冠,价甚贵。〕 、 人参、貂獭、猞猁狲、鵰、鹿狍、鲟鳇鱼诸物,设官督丁,每岁以时采捕,俱有定所定额,核其多寡而赏罚之,或特遣大人监督,甚重其事。〔按《会典》旧例,乌喇捕牲设五品名除总管本身,附壮丁三名,噶喇大本身附壮丁二名,笔帖式、拨什库、工匠等附壮丁一名,免征钱粮。外其除窝铺首领,捕牲壮丁各附壮丁一名,每年每丁征取貂皮二十张,东珠、珍珠、猞猁狲、水獭、皁雕、虎斑雕、芝麻雕呈送工部验看,折算貂皮,若比定数多者,都虞司行文,广储司取青布给赏,少者交工部责治。捕鲟鳇鱼壮丁,尽所得呈交,若交纳鹿觔五个者,赏弓一张。康熙元年定例,壮丁额外多貂皮一张,赏青布一疋,少一张责三鞭。康熙二年议定,乌喇捕牲总管以八旗共得貂皮,按丁计算,额外多得一百张,赏银三钱,少一百张罚俸银三钱;噶喇大分管四旗,壮丁如额外多六十张,赏银三钱,少六十张罚银三钱;康熙五年,令壮丁兼捕鳇鱼;十年,每旗派壮丁十九名,于冬夏二季专捕鳇鱼,免捕貂鼠。其捕牲人役在家病故者准计日扣除貂皮。上好东珠重八分以上者,每一分折貂皮七十二张,重七分五厘者折貂皮六十七张半,重七分者折貂皮六十三张,以上每一分折九张;重六分五厘者折貂皮五十二张,重六分者折貂皮四十八张,以上每一分折八张;自五分五厘以至一分者,每一分折貂皮五张,每五厘折二张半,照数计算;次号东珠及两面光亮中间有带者,三分折算二分,或一面两面微有光亮,二分折算一分,无光亮东珠三分折算一分。猞猁狲头号每张折貂皮六张,二号折貂皮五张,三号折貂皮四张,四号折貂皮三张。水獭头号折貂皮三张,二号折貂皮二张半,三号折貂皮二张,四号折貂皮一张半,五号折貂皮一张,末等每两折貂皮一张,薄毛貂皮每二张折一张。
皁雕:皂雕。黑色大型猛禽。
纳鹿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