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在西周时就有祖先崇拜,崇拜祖先以求绵延生命后代。当时把“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提出,认为行孝的方式主要就是奉献供品祭祀祖先。春秋战国后,孝的概念就变得丰富起来,有对父母生前和生后的行孝的。
本书认为,人因为感念生养之恩而行孝,所以行孝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生养人。《孝经》里最后一段记录孔子话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意思是说,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养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着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就算完成了。
此后,古人可以在家中,对过世的父母进行祭祀缅怀;在家族中,可以对过世的祖父辈、曾祖辈进行祭祀缅怀。当祭祀缅怀的祖先越久远,参与的人就会越多,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公共的地方可供大家一起祭祀缅怀,开始出现了“公厅”性质的地方或直接在祖墓处祭祀缅怀。
古代只有天子、诸侯才能设立“宗庙”,或影响广泛的名人才能设立“祠”。宋朝时,朱熹著《家礼》仍然认为民间不能立祠,普通百姓只能在家里祭拜祖先。直到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明世宗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宣布“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开始准许百姓联合宗亲立先祖庙,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
寻根问祖、建祠续谱、修墓祭祖、扶困助学、举办民俗活动等宗族的民间活动,在缅怀祖先、弘扬祖德宗功的同时,也起到敦亲睦族、和谐社会的作用——是进行族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使族人关系融洽和乐,民风也显得淳朴敦厚(就是那句“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的意思了)。
祖先其实就是生养人的生养人。“追远”,主要是缅怀历代祖先的品德和功勋,并加以学习弘扬,激励族人上进,发奋图强,为社会多做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以光宗耀祖。我们前面也讲了,如果子女能做出成绩,显扬名声于社会,使父母更加荣耀,那也是一种孝敬父母的重要方式。
所以,“追远”缅怀先祖,其实是族人学习先祖功德,让自身获取进取正能量的一种方式。当族人自觉践行先祖的优良道德品质,并做出突出成绩时,族人自己不仅是在对生养者行孝,而且也是对先祖行了孝。
《潮州日报》2022年6月12日刊发文章:《一部提倡新时代孝道的佳作》——家庭道德教育读本《行孝》赏析
以上文字摘自余源鹏《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一书论及#孝敬父母#孝道#孝顺父母#孝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