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k
我指的“朋友圈”不是你每天刷32遍,不厌其烦的点赞的应用,而是一个通常以群体出现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除私交甚笃的人之外,你很少与其他人单独说话,即使有交谈也往往穿插于群体话题之中。这个组织天生具有排外性,且神秘到只有圈子里的人才知道它的存在,“外人”无权也无需知道,因为他们很难进入,也很难融入这个圈子。同样,圈外的人也很难出去。圈里圈外好像有一层无形的界网,你需要突破两样东西的封锁才能出入:圈外横陈着一把枷锁叫认可,圈内捆绑着一副镣铐叫道德。
“朋友圈”是个充满诱惑的牢笼,堪比孩子的长大梦与少女的宝马车,圈儿外的人拼命想挤进圈子,圈儿内的人则努力想逃出圈子。然而外面的人想进去很难,因为他要征得圈内所有人的同意,而圈儿内的人想出去更难,因为他要抛弃所有人,并扔下道德!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朋友少堵墙”,这像是更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大多数人的普世价值观。从小到大,无论是老师、家长、同事、领导,都在有意无意地向我们灌输这一思想,我们也主动被动地接受,践行这一伟大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地丰富,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多,“朋友圈”也越来越重。
“朋友圈”是个傲娇的圈子,像是一朵娇艳美丽的植物,只有对它悉心照顾,浇水施肥,才能博得它绽放的微笑!而当你需要照顾的盆栽由一株变十株,有十株变百株的时候,即使再辛勤的园丁也会感到心力交瘁,而当你累瘫在地上的时候,你才恍然惊醒,自己并不是个员工,你是个需要吃饭、工作、睡觉的人!于是你便需要在“朋友圈”之间抉择,依据它们的价值和自己投入的情感做一个权衡,而你也会发现大多数“朋友圈”,都有至少一点让你割舍的东西,于是你便努力地保护少数几个朋友圈健康成长,并维持大多数“朋友圈”半死不活!因此旧的“朋友圈”不见减少,新的“朋友圈”不断增多,而对你来说,抉择的煎熬远比身体上的劳碌痛苦,这大概就是“朋友圈”的悲哀吧。
就像象牙山上没象牙,雷峰塔里没雷锋一样,“朋友圈”最可悲的就在于没朋友!没错,大多数“半死不活”的“朋友圈”是没有朋友的,至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就像我前文提到的那样,“朋友圈”多以集体为单位展开行动,表面上以“一个都不能少”为出师之名,实际上是少了几个人就会感到尴尬。在这个圈子中,你很少有能找出可以讲真心话的人,通常能对某个人讲出的话,也能对圈子里大多数人讲。话也许是真心的,其实是故意对你说的;说你坏话也许不是真心的,但就是不能对你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朋友圈”之中,个体会需要认同,会有孤独感!
“朋友圈”经常会发生群体性行为。它的断句是这样的,群体,性行为。根据它的属性不难这句话的意思,即群体意识对个人意志的强行占有,而个人意志又要对群体意识表现出迎合的态度,因此这种行为只会使个人受到心灵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并不会受到道德地指责和法律地制裁。而一旦某个人对这种群体性行为表现出厌倦和反抗地姿态,反而会受到群体的揶揄和白眼。所以,如果他们想维持与群体微妙的关系,必须身体配合,声音浪荡,以满足群体意识各种变态无理的的要求!这就是“朋友圈”效应所带来的集体主义的胜利与个人意志的消亡。
最后我想说,朋友,虽然我不常与你们联系,但请记住我过去做的事和我的为人。还有,交朋友,我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