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记》教育智慧、《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系统正见:《文化好老师静思语》
愿心:做一名文化好老师、实践心性教育
正见: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
学习力行:
1、学习强国时政学习55分,共42614分
2、参加第六期家长线上成长第七次课程学习
反思
在抗击非典及新冠疫情战役中,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医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再次唤醒了全体国民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和信心。最高领导人还专门到南阳视察医圣张仲景纪念地,提出了要建设中国中医药大学的号召。前两天在学习强国上看到全国人大关于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的情况报告,再次了解到国家近对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以及国家层面的规划与实施方案。
前几年看中医,要到农村或者是隐匿在城市小巷中的中医诊点去找那些老中医。虽然说路途有点远,但是看到他们望闻问切,然后提笔写出方子,再到医院或者到药店去抓药的系列过程,让我们体会到看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大的降低。也因此想到在县以上医院看病的时候,内心非常的胆怯,不仅害怕那繁琐冗长的医疗检查,更害怕那高额医药费用。到医院转一圈儿,即使小病没有几百元钱甚至上千元的花费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也导致有好多基层民众因病返贫。
这两年爱人胃病时常反复,前两年吃了几幅中药有成效,但是没有去除病根。最近一段时间,爱人经常自己到药店去买些西药来治疗。我建议她去找老中医去看看,因担心路途远,一直没有同意。我说应该相信中医,吃西药“是药三分毒”,虽然方便,但治胃又伤胃。要不就到县医院中医门诊看一看,去年我们也在那个门诊医生开了中药,费用是比较低。
我们冒雨骑车来到县医院,在等待医生检查的时候,我浏览了一下门诊室的安排。一楼门诊近二十个诊室,有五个悬挂的是“中医内科”,因为是周末只有两个诊室有医生在。我们到去年给我们开药的那个医生门口等候检查,进去后听爱人说要开中药,医生也非常热情的进行了把脉问诊,最后谨慎的开了六付中药,请我们去交费领药。缴费的时候才知道费用是一百七十多元。我们来到药房,分药的工作人员请我们半个小时后再来取药。因为没有其他事儿,我们俩就在药房门前走廊里等待。我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是到西药窗口领药,我们在窗口等了一会儿,从窗户看到里面全部是西药。我想他们在哪里抓中药啊?后来再往里走了几步,发现西药房隔壁就是中药房。里面全部是不锈钢焊接的药柜,非常的整洁有序,这与农村中药房的老式木柜所不同,里面有个工作人员正在拿小杆秤量药分包。很显然,县医院中医门诊室以及中药房的设置,是按国家的要求来进行的,显示了县医院对中医门诊的重视。但我也在那想为什么病人中好多不想看中医呢?难道他们就不怕因为检查费用而抬升看病负担?
我到家后想有三点影响中医看病吧:
一是,如果不是患者的要求,即是中医门诊的医生,也不会主动地用望闻问切来给病人看病,主动的给病人抓中药,担心看病的准确度,不是器械检查直观。
二是医院的中医宣传氛围也缺失。没有提醒患者到中医门诊看病、用药。以前到县中医院陪护,发现他们也是用西医的方式来看病治病,更不用说是县医院这类综合医院了。
三是除了中成药,中药房的药物称量也是比较费时。
可能就是因为中药利润低、人力成本高、见效慢,才导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医院和患者都不想用中医来治病吧。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发展中医药事业,可以增加农村农业收入、降低看病成本、减少西药资本的暴利和依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于国于民来说却是项长远的好事,只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地配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