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
相传雍仲本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 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代表着无量幸福。
时值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尼玛扎堆的叔叔杨培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能替弟弟去朝圣,所以,他们决定过完年就向神山出发,小村里的人听说后,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
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1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影片以神山的名字命名,记录了他们从准备出发直到抵达圣地的过程,一路上,山石滑坡、小车毁损、孕妇生子、没钱打工、老人杨培于神山脚下悄然离世。
翻山涉水,生老病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尽管我们都知道,这当然是精心设计的,但是,它们,并不显得刻意,就犹如国道318沿途的风景,每一个角度,都美得浑然天成。
这是一部没有过多修饰累赘的电影,里面甚至没有配乐,简单真实,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就这样静静地,将朝圣这一虔诚可敬的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你也可以看到很多浮躁的泡影,公路上来去匆匆的各式车辆,现代化耕作的随意。
是的,当然,可以有别的选择,但总有一些人,愿意坚守初心,不紧不慢,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该片最可贵的地方,没有流量小生、没有炒作IP、没有讨好观众,它只是,要给你讲一个故事。所以,如果,你看惯了商业大片里无休止的阴谋、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或者错综复杂的情节,那么,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在午后,跟着镜头,去追寻藏区那份纯洁的美好。
很难相信,影片开头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它只是把藏民最普通的生活情境摆在你的面前。烧水、做饭、放牛、一家人吃饭、准备朝圣路上的用品,你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其实很清贫,但,他们愿意为了家人付出,哪怕仅有的不多。
去朝圣的原因,各有不同,杨培是个爱念经的老人,很简单,朝圣就是一个心愿;仁青家扩建新房时,两死两伤,为此仁青晋美欠了一身债,不堪烦忧,朝圣也许能给他带去心灵上的抚慰;杀了很多牛的屠夫,想要赎罪获得安宁;孕妇为了未出生的孩子……
但无论为了什么,他们的姿态,从内到外,都是无比虔诚的。
宗教作为信仰的外在体现之一,可以赋予人们力量,可以让他们的行为变得纯粹简单。
对于这个十一人的队伍而言,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他们是一群价值观大抵一致的藏民,尽管生活艰苦,比银幕前的我们差很多,但他们活的自在快活。
山石滑落后,仁青的脚受了伤,他们挤在小小的帐篷里,他也不免牢骚两句,为什么偏偏是他受伤、为什么偏偏是他家盖新房要死了人,债都落到他的头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样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吧。尼玛扎堆说,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它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而你只是恰好遇上了。我们其实都知道,却很少能真正释怀,所以,后来仁青说,即便如此,他仍然愿意为了众生的平安幸福磕长头祈福时,我是觉得震撼的。
难以想象,一个境遇糟糕的人,心里能装着除了自己以外的众生。宗教最美的地方,大概就是能够赋予信徒们追求真善美的力量吧,这是值得每个人肃然起敬的。
朝圣之路,对于不了解的你我,也许充满了各种神秘的色彩,但从影片中,你真的可以感受到,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当他们一心一意匍匐于神脚下的时候,周遭的一切都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他们做了什么呢?磕头、搭帐篷休息、念经、睡觉。每一天都莫不如此。重复即日常。
你看到,他们做的最多的动作,是拍打手中的木板,头上、胸前、腰下,然后匍匐于地,滑行,起身,再重复。
一千多公里的路上,一直是这样的,无论是炙热的公路、积水的小路、堆起雪的山路。重复,重复,再重复。
距离在脚下,路却在心中。
我想这一系列的重复,是刻意的。包括小女孩扎扎跟家人通电话的情节,她是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但是,她讲电话的内容简单到有些乏味,“在干嘛呢?”“你想我了吗?”“我想你了。”
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几句,判断电话那边换了人的依据,就是同样的内容再来一遍,只是她本人并不觉得乏味,也许,她的内心是欢喜的吧。
生活本身就由许多重复组成,吃饭、睡觉、呼吸、上班、下班……这些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事情,要重复上无数次,没有这些重复,生活也将是一场求而不得的奢望。
你要心甘情愿地相信,才能一往而无前。无论前路是荆棘丛生、还是一马平川,它要在你心中,总有一刻终将到达。
途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并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只是自然而然的,遇到了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腿受伤了,就休息几天;车子,所谓车子,不过是一辆国家扶贫的拖拉机,半路被撞坏了,就把车头丢下,推着车子前进,在男人们有力气的时候,女人就在后边磕头,男人们没有力气了,就大家一起推的推拉的拉,停下之后,男人们再把该磕的头补上;到拉萨之后,没有去往神山的钱了,他们就住下来,打工赚钱,那些活计当然都是很累的,但是,累归累,他们仍然每天在结束工作之后到布达拉宫朝拜。
面对遇到的一切,无论是预料中的,还是预料外的,这一个队伍,都没有中途想要过放弃,也没有听到他们有什么怨言。他们,以一种坦然的姿态,接受生活赋予的一切好与坏。
他们当然知道,朝圣并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他们免去生老病死的痛苦,不能给他们带来享用不尽的财富,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定平和;支撑他们的,是毫无保留的相信。
他们迎接生活的姿态是那样漂亮,甚至,让我觉得有一丝惭愧。相对而言,我们生活的条件比他们好太多,但,好像,我们有抱怨不完的烦恼,吐槽不尽的不快、精明不够的算计,诚然,各有各的困境的无奈,人生百态就是这么来的,有人破罐破摔、有人逃避撤退、有人混一天算一天,有人迎难而上,有人越挫越勇……
心中有浑厚的力量,才能支撑我们面对生活的狂风暴雨,支撑我们走过人生的断崖残壁,支撑我们到达心中的圣地。
老人杨培,死于神山的脚下,静悄悄的,在安静的睡梦中离世,他走的安详而满足,也算是求仁得仁吧,如果没有走这么一趟,他永远到不了心中的神山,也许又会成为一个永远的遗憾。这个善良的、爱念经的、为了侄子们终生未娶的老人,终于在生命的尽头,到达了心中的圣地。在湛蓝的天空下,让雄鹰带着他的灵魂飞向更广阔的远方,多好。
接受,但并不认命,并不麻木,生活,要教会我们的,大抵也不过如此。
见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人情冷暖,也许你很难会相信,一些简单美好的感情。
在拉萨的发廊里,年轻小伙与姑娘的道别真让人动容。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他告诉她,他们要出发了,让她跟他们一起。姑娘说,我不能走,我要留下来看店。干净的眼神,真诚的邀约,不舍之情在那把转椅上转啊转,转啊转,然后,他停下来,认真地说,我会回来看你的。
我们有不同的路要走,但,我,会将你放在心上。
这部朴实、缓慢的电影,没有华丽的台词,没有喧嚣的声音,带你看见最真实的美好,那些最接近天堂的人,他们,因为信仰而守护着天堂,他们,因为信仰而让人敬佩。
它只是简单的呈现了朝圣的过程,可以说是它最大的短板或者也是最可贵的地方,它并未加以评判,没有强加上别的东西。
这一场修行,渡人渡己,修身修心,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信仰,不是放在嘴边的口号,不需要包装粉饰,不需要吹捧炒作,应该是内化在心中的磐石。
它也许以宗教的形式存在,也许不是,但那并不真的重要,《圣经》里边说:“没有看见就相信的人有福了。”
是的,亲爱的,你要心甘情愿地相信,才能一往而无前。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座冈仁波齐般的神山?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向着它迈出虔诚的脚步。或早或晚,或快或慢,都没有关系。
我是不像狮子座的董小姐,时而逗比 时而文艺 时而呆萌,喜欢音乐 喜欢文字 喜欢摄影 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欢文章的话就点赞关注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