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远观不可近玩的存在。
可能引用得有些不恰当。我喜欢写文化的东西,但是我不喜欢读《道士塔》那样的故事。我会觉得愤慨,觉得烦躁,觉得伤感。这些情绪会让心情很不好。我觉得阅读不应该是获得这种情绪的途径。
现在看来,还是太年轻。累积不够深厚,才会被这样的情绪困扰,才会到这时节才来阅读。
不过幸好是在这时节才来阅读。
现在阅读的这个新版是由余秋雨先生在2013年重新编纂的,没错,是余秋雨先生亲自选文编纂的。和之前二十多年各种盗版横行的妖艳货色不一样。
我之前只是听说对余秋雨先生有着诸多的争议,没想到这些争议竟然全部来自于《文化苦旅》。居然是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和批判。好在,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给它正名。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文化苦旅》才真正的苦旅。
余秋雨先生在序言里说道,这是将在外久经风霜的孩子领回家来,为它洗澡更衣,为他做一顿饭,收拾干净,再一新面貌示人。
评论家管《文化苦旅》叫“文化大散文”,这个“大”字用得挺奇妙。什么时候散文这种文体既然能用“大”这样的词来描述,本来就是“散”的,何来大小一说。我私以为,是胸怀大,眼界大。所以被称为“大散文”。
我读来,一会儿像在讲故事,一会儿像报告文学,一会儿又像正儿八经的散文。
像《道士塔》这样风格的文章也有,有人物有情节有开头有结尾。这难道不是小小说么?像《国宝档案》这种风格的文章也有,讲述一个地方的历史渊源,文化的产生发展,现在还留下了什么。这难道不是报告文学么?最多的还是从余秋雨先生的所观所感出发,看一眼世界,聊一席感悟,深刻而具体,这才是散文嘛。
但无论它以哪种面貌示人,都无法掩盖它是一颗明珠的事实。不过折射的光彩不一样。
讲故事的看得沉醉入迷,作报告的听得津津有味,读散文的觉得感同身受。
最重要的是,可以随着书本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比亲自去一趟看得还要具体仔细。
循着历史文化的发展线索,像手触摸着祖国的脊背,细数着几千年来留下的痕迹,用一种瞻仰的态度,慢慢的思考着前行。
读完一篇有时长叹,有时感慨,有时拍案叫绝,有时蛾眉紧蹙。恨不能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读完文章马上能穿越过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