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加长版”三伏天炙烤之后
今天出!伏!啦!
然而,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气温波动最频繁的时候~出伏到秋分(9月23日)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夏秋交替的时间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容易中风、心梗。清热解暑要继续,但也要防秋燥。
出伏“三防”
一防感冒,勤增减衣物
出伏后,天气早晚凉爽,中午闷热,这个时期一定要做好防备,谨防感冒。要多调整、增减衣物,不可贪凉。
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子、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
二防肺燥,多喝润肺茶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金秋养肺最为适宜。
一杯尾参茶泡水,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每次5分钟左右,然后饮茶即可,早晚各1次(有气管炎者直接饮茶即可)。
尾参又叫玉竹,《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皆将其列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补益作用可与人参、黄芪相比。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开的30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三防秋乏,晚上睡早点
出伏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秋乏”。此时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建议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出伏“三菜”
木须柿子,消除疲劳
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
西芹南瓜炒百合,润肺柔肝
西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芹菜油,具有降血压、平肝热、镇静、健胃、利尿等疗效,是一种保健蔬菜。
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护肝,使皮肤变得细嫩。
百合可润肺止咳,润燥清热。宁心安神,百合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苏麻油大拌菜,预防心血管病
立秋后,日常的饮食中要多摄取omega-3脂肪酸。通过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摄取是简单方便的方式,如苏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用油,可每天补充5-10ml,对预防癌症,清除血液垃圾、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每天来上一盘苏麻油大拌菜,菠菜、生菜、甘蓝、西红柿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选择喜爱的蔬菜,洗净,淋上苏麻油,添加佐料即可食用!
出伏后,做好“三点”
揉得“勤一点”,控血压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血压升高的时候,要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血压通常会有下降的趋势。
喝得“多一点”,助养肺
出伏后,空气湿度有所减少,皮肤、鼻、咽容易感觉干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解决秋燥,可以多喝点茶水。
通风“勤一点”,少发霉
出伏以后,气温逐渐降低,雨水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选个晴朗的日子,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