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可以听到书香世家、医药世家、音乐世家,那到底什么是“世家”?
《孟子》中,世家,指世禄之家,世代显贵之名门。
古代上流社会,分三等:
第一等级,既富且贵,这是贵族中的贵族,财位并重。
第二等级,非富但贵,虽经济上已经在走下坡路,但身份地位还在,在社会生活中依然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重。
第三等级,只富不贵。也就是传说中的“暴发户”,因根基不硬,会受到豪门世族的白眼。
而能被称为“世家”的,仅仅指前两个等级,至于暴发一族,即便家财万贯,也当不得一个“贵”字。
那真正的“豪门”是什么样子?
最好的例子却是从大家最熟悉的《红楼梦》中来。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描写到贾府过年发放压岁钱,做的多精致呢:
用一百五十三两碎金子铸了二百二十个小锞子,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还有笔锭如意、八宝连春等等不同样式。 《红楼梦》
祭拜宗祠的时候礼节也是相当繁琐:
每当一道菜上来,都是先到仪门,再按次传至贾敬手中,贾敬传贾蓉,贾蓉传其妻,再传凤姐、尤氏等。到供桌前,方传给王夫人,再由王夫人传给贾母,最后经贾母捧放在供桌上。供品摆放完之后,贾母拈香下拜,这时贾府一族之人也悉皆跪下。 《红楼梦》
书中说,如此一跪不打紧,竟“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可以想像,现场的情景一定煞是壮观。
浩浩荡荡的宁荣二府,轰轰烈烈的宗族气势,生活中的桩桩件件都不能不失了贵族风范,这是贵族的“讲究”。
但严格来说,当时的贾府只能算上流社会中的第二等。
如王夫人对凤姐所言:“如今你这些姊妹的日子,也只比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过得好些罢了。你林妹妹的母亲,当年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
真正的贵家小姐林黛玉,出身书香世族,祖祖辈辈钟鸣鼎食,这是难得的尊贵。她的清高和挑剔有她的理由,一直以来她都有种身份的荣耀感。
而贾府贵气虽在,富则已渐衰,沦为二等,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同样家门落魄的还有冷二郎柳湘莲,虽然手无余散,外人依旧尊他一声“柳二爷”,只因这个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祖宗的余辉足够他光耀一世。同时对于宁国府里的尤三姐,虽有感情,但也因顾忌大院水浑,深恐流言蜚语而断然悔婚,可见贵族子弟的傲气是根深蒂固的。
点击了解故事:
红楼梦里最刚烈的女子,以死报情痴
再来说说处于上流社会中第三等级的薛宝钗家,身为商家之女的她时时要把祖宗的事情挂在嘴边“我们祖上也是读书人家”,深怕别人误解她家庭教养欠佳。
这皆因商贾大家也只能归到“暴发”一类,古代社会轻视商人,仅仅有钱,买得来珠宝绫罗,买不来地位尊荣。
也因为宝钗的出身,即使她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八面玲珑,也不得贾母的喜爱。
有人会反驳我说贾母经常夸宝钗周到懂事,但这是场面话,不大可真,真正的态度还是要从细节中看。
比如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更多的是一种礼节上的客套。就像凤姐所说:
既高兴要热闹, 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 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 金的、银的、圆的、扁的, 压塌了箱子底, 只是勒肯我们。……这个够酒的? 够戏的? 《红楼梦》
可见,贾母给薛宝钗张罗生日,也就是做给王夫人和薛姨妈看的。二十两银子,庆女孩子颇为重视的及笄之礼,在他们那样的富贵人家,真不多,甚至有些寒酸,“既不够酒,也不够戏”,因此可以说,对于薛宝钗的生日,贾母并不是很尽心,之所以拿出二十两银子,只是想意思意思,不想落王夫人和亲戚薛姨妈的话柄,如此而已。
贾母作为当时豪门家族的代表,有多在意门第呢,为爱孙宝玉寻亲,第一句话先问:模样如何?根基如何?
贵族眼中的“根基”是一代一代累积下的社会知名度。世家最看重的不是一个“富”字,而是一个“贵”字。“钱财”取代不了身份和文化上的等级。
什么是“豪门”?
它其实不是来自权力、地位、金钱堆砌出的表面雍容。
而是繁华落尽见真淳:真正的“豪门”,是一种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