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很多很多赞,我不在乎唱个莲花落。
一
我们爱数字。《小王子》里说:
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
.
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这就是我们热爱的数字,凡事都要量化。所闻要有数据,所见要有图表。行事要看利弊,结果要看得失。
我们力图用“+” “-” 符号和十个阿拉伯数字让一切事情都变得简单、一目了然。----假如写作属于艺术,那么这一切中也包括艺术。
二
艺术价值是否可以被量化?
看过很多阐述艺术的句子。比起很多意象化的描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民大学数学老师王小波的说法:
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实质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
王二这人一向放荡不羁,且比起杂文,他更看得起小说。所以我觉得这段他仅仅是意思到了,但没有用心写。我的意思是:应该把它们改的整齐一点,按照ABBA或者ABAC的句式排列一下,这样就成了“金句”,有利于大面积传播。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王二活到今天做公众号,即使以他洞察之精准,笔力之强悍,写一篇阐述科学和艺术区别的文字进行推送,就算精心编排出一些“金句”,也不见会成功。
因为很难会有100000+的人会有耐心,在手机上看一篇探讨科学与艺术的文章;也很难有几个人会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讨论艺术的文章---在我们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谈这个,就你清新脱俗呗?
所以王二的文章失败是必然的。这和他所述的“完美无缺”无关,和他所述的“真谛”无关,也和是否能给人美感、是否润物细无声无关。
对,只和100000+有关,只和数字有关。
就像要介绍一位叫埃克苏佩里的人一样,如果我们说:
这是一位伟大的人,他是二战时期艾森豪威尔钦点的飞行员,是一位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牺牲的英雄。他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小说家。他写过一部很好的小说,用简洁、优雅的笔法写了一个纯净而忧伤的故事,在简单的童真下蕴藏了一整套哲学体系。
我们感受不到他有伟大,我们也不太想知道这部小说有多好。
如果说:
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小王子,全世界发行1亿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我们就会惊呼: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多么好的小说啊!
三
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试图用数据来分析一切。包括“写作”。
数字成了检验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
数字成了我们是否点开一篇文章的依据。
不管你承不承认,打开APP,手指滑动,页面翻滚。标题密密麻麻,最后让我们定格的,往往就是点击最多、获赞最多的那一个。
我们写好一篇文章,点击发送,页面跳转,发送成功。我们最期待的不是这篇文章是不是自我认同,而是能获得多少点击、得到多少红心。
成则喜,败则丧。
我们特别愿意追随100000+,我们也以100000+为荣。
我们要追随热点,满屏的词语大会,满屏的民谣赵雷;然后又满屏的欢乐五美,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操纵着思想和双手;
我们要调动情绪,为此不惜放弃中立刻意偏激,即使违背本心也在所不惜,因为温吞水的东西毫无吸引力;
我们要制造焦虑,然后直击痛点;然后圈定目标,然后拆书提供方案;
我们发明真理,我们研究心理,我们香艳猎奇,我们琢磨标题。
我们精心排版和配图,我们仔细统计文章的长度。
我们不是在写作,我们是在推销。‘
我们不是在表达,我们是在乞讨。
乞讨很多很多赞。
(说的对,请赏一个赞呗。)
**谢各位点赞的朋友留言调戏了。本来写着玩儿,现在弄的好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