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的爸爸
虽说大宝还是能把“爸爸的爸爸叫爷爷”这样的歌唱出来,但也不是时时都能直接把称呼转换过来的。
某日晚上,吕先生坐沙发上看电视,大宝在餐桌那儿画画,吕先生手机也放在餐桌上,后来微信视频响了,吕先生顺口就问“是谁发来的?”。
大宝虽说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抬头拿手机看了看,回答道:“是你爸发来的!”之后又低头画画。
这话回答的虽说没毛病,但从一个4岁的孩子嘴里冒出来怎么就有点奇怪呢?
2.爸爸的爸爸治爸爸
中班放暑假的时候,大宝去老家待了近一个半月,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吕先生回去带他回无锡上学。
可能是平时见的不多,爷爷奶奶比较娇惯,也治不了臭小子的坏脾气,见了吕先生又不懂得收敛,具体什么导火线还真记不清了,总之就是被吕先生给口头教育了。
爷爷上楼之后,大宝迅速跑去找爷爷,套着爷爷耳朵讲悄悄话。吕先生很好奇,就问他说了什么,大宝笑眯眯回答说什么也没说。结果,不一会儿,爷爷就过来问吕先生是不是教训孩子了,孩子跑过去和他说“爷爷,如果爸爸打我,你就打他,好不好?”
我和吕先生哭笑不得,至少,他还是知道不能和自己的爸爸对着来的;至少,他还是能分析清楚什么叫敌强我弱的;至少,他是晓得爸爸的爸爸才能治爸爸!
3.大爷≠爷爷
吕先生一直说大宝是比较傲娇的孩子,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但嘴上不爱和人打招呼,每次送他进幼儿园,也不见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朝着门口的保安问好。
有一天,我骑车送他去上学,超车过了一个老人,他兴奋地说“超过一个小老头”,我很严厉地纠正“是超过一个爷爷,不是一个小老头”。
“他分明是个老头啊!”他有些委屈地反驳。
“对,从年纪上来看,他确实是个老人,但你不可以称呼老头,应该称呼爷爷。”逻辑上来讲,他的反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的口气也立马软了下来。
“如果他是我的爷爷,我就叫他爷爷,但他不是。”不轻易低头,这个似乎随我。
“爷爷只是一个尊称,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对老人家的称呼,和是不是你亲爷爷没有关系!”我努力想要说服他。
“那好吧,我就叫他大爷吧!”他撇了撇嘴,表示了妥协。
大爷?总比小老头好吧?我就没再接他的话茬,但现在想想,大爷,怎么听着有点像是在骂人呢?
4.妈妈的爸爸
因为相处的时间不多,大宝对我爸妈的记忆很少,只知道外公家里有个漂亮的大表姐可以一起玩,外婆会给他切他爱吃的西瓜,外公外婆说着一嘴他完全听不懂的家乡话。
大班开学之前,家里房子搞返修,实在离不开人,爸爸二话没说,放下家里的生意过来帮忙,这才和大宝形影不离的相处了一周。
房子返修快好的时候,大宝开始有些不安,他悄悄问我,外公是不是要回去了?得到我肯定的答案之后,他有些沮丧,但还是接受了事实。
我爸回去之后的没几天,无锡一直下雨,他穿着雨靴和我去拿快递的路上,我的鞋子进水了,于是开玩笑地问他能不能借他的雨靴用用?
“妈妈,你的雨靴呢?”他歪着头问我。
“我的雨靴留在滨海了。”他应该是记得我和他的雨靴是一起买的,就在滨海。
“原来是留在你老爸家里了啊,那就没办法了!”他扭过去头,重新看前面的路,直接跳过了我的问题。
好一会儿,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想那个他口中的“你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