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有人跟这类人说:“你慢慢来”?
当时那趟地铁人不多,里面的空座位也多,但那一站是终点站,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候,门一打开,人群汹涌进入,瞬间占满了所有座位。小编刚站定,就听到一阵吵闹声。
一个大肚子孕妇拖着一辆小推车,一个女人左手牵着3岁小男孩、右手还抱着一个2岁的娃儿,两人同时到了一个空位上,那位置估摸可以同时坐两人。
她们发生冲突的起因,是牵孩子的女人先让3岁男孩坐下,自己正想坐下就听到孕妇大吼一声,因为孕妇已经在座位上了,差点就被坐到了肚子上。
牵孩子的女人感觉到受到了侵犯,骂骂咧咧说座位是自己先看到的,自己带着孩子很辛苦。
孕妇也很生气,说自己大着肚子容易吗,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还被人坐肚子抢座。骂着骂着孕妇委屈了站了起来,赌气地说自己不坐了,“让你们(带两个孩子的女人)做个够!”
带孩子的女人也被激怒,说本来座位是他们的,刚进门时座位还是空的,然后正想坐下没想到座位已经被抢了……
地铁上很多人都在看热闹,更有人在拍照,并且是有座位的年轻人,似乎这事儿跟自己无关,只不过误打误撞地遇上了一场耍猴戏。
这时有个老人看不下去了,恶恨恨地骂:“你们这些年轻人还好意思像看表演一样。”听到老人的话,有些年轻人故意望向了其他地方,有些人低头把玩手机,有些人干脆来个闭目养神,但就是没人肯站起来让座。
老人气得脸一阵绿一阵红,最终自己站起来让孕妇坐,但孕妇还是满脸委屈,“大爷,你还是自己坐吧,我虽然大肚子也不是不能站,但我气的是,好歹也有个先来后到吧,带孩子上街也不是天大的事儿。”
带孩子的女人再次被激怒,两人又继续一场没完没了的口水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带孩子的女人搂着两个孩子坐着骂,孕妇站着骂,最后还打了起来……
不少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会被道德绑架,先来先得,我们坐得坦然,让不让座我们自己说了算。”甚至有年轻人坐在孕妇残疾人车厢,面前站着孕妇、抱婴者也理所当然。
想想好心酸,总有人会有不方便却又不得不外出的时候,孕妇在摇晃的车厢容易摔倒或被碰撞,抱孩子的容易手酸或下盘不稳,老人容易手软脚软。“别着急,你慢慢来”,当这些人群,无论快一步慢一步都有座位或有人让座,他们大概就不会为了个座位争分夺秒,也不会出现抢座的狗血事件。
当这类事件在我们面前发生,而作为身体健康健全的人群坐在座位上却犹如看耍猴戏,难道我们就从没想过,某天我们可能也会怀孕、抱着孩子外出、或者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年老而不得不寻求一个座位歇息一下?
当然,也有不少年轻人遇见有需要的人就会立即起身让座的。这类同理心,很多时候来自于童年父母的教育和影响。
想起去年夏天,一个妈妈带着3,4岁的小男孩坐地铁,小男孩和妈妈是有座位的。这时也上来了一个孕妇,小男孩“嗖”的一下子起身,“阿姨,你坐!”孕妇看见是个孩子不好意思坐,“你是小孩,你坐!”
“阿姨,我已经三岁了,是个大小孩了,妈妈教育我要帮助需要的人。我扶着扶手就可以。”孕妇这才坐下了,妈妈全程只是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旁人看着小男孩坚定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暖意。
妈妈说要抱着小男孩坐,小男孩说:“不用,你今天走了很多路,要好好休息!”一本正经的样子让人爱怜。“这孩子被教育得真好!”孕妇由衷地说。
“没什么,让孩子想想如果哪天自己生病、不舒服或过于疲劳坐车迫切希望有人给自己让座的情形,他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为什么有些孩子很冷漠?
没有同理心的孩子容易漠视他人,而这份漠视也往往来自于对成人的模仿。比如婴儿时期的哭闹长期被大人忽视,稍大一点害怕打针哭闹可能被父母训斥“胆小鬼”,玩具被抢了愤怒夺回被批评“吝啬”,在幼儿园不敢上厕所被取笑……孩子长期的情绪不被理解和接纳,他们也会以同样的言行反馈给这个世界。
最后,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多尊重孩子的情感,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言行,平时多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尝试问孩子:“如果……你会感觉如何?”,比如,“如果小妮拿走了你的玩具,你会生气吗”,“如果你头晕得只想躺下但没人让座,你会愤怒吗”,“如果妹妹害怕不敢上厕所被妈妈骂,你会觉得怎么样”……让孩子从小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个善解人意、有同理心的孩子就这样被培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