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寒衣节,也叫做“祭祖节、十月朝、授衣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据《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随着时间的推移,寒衣节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寒衣节具有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寒衣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庭纽带的象征。通过送寒衣的民俗活动,人们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更是为了通过传承传统的文化节日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用“根脉”喻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根源,意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根脉。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虽然中华民族在近代以后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出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着人民奋发向上。寒衣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的习俗,通过焚烧献祭的形式为已故的亲人“送寒衣”以此来表达不忘本的缅怀之心,传承孝悌文化。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代代守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我们青年一代更需厚植文化自信,坚持取长补短、择善从之,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的要求,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