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个人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抄写下,觉得对自己有用的语句。
并作为书评,分享。都是书中的话语。
以下话语的顺序,都是按照书本中的前后顺序摘抄的。可能会有重复、循环的部分。
总字数:3009
雄鹰飞行的时候不留痕迹,可是科学家会。想探索自由的问题,不但需要科学的观察,而且还要像雄鹰般飞行,不留痕迹。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先明白自己的恐惧。
“规律”最根本的意义是“学习”。
人除非自由了,自由到不落入任何形态,公式、概念地观察自己,否则无从学习自己。
我们的心所受的训练一直是要它接受恐惧,然后,如果可能,再试行逃避。
使我们接受种种制约的,就是恐惧。
有恐惧,就无法有爱。
恐惧有生理的恐惧合心理的恐惧。
事物的说明,显然不是事物本身。文字,绝非事物。
恐惧是由思想结构产生。
快乐与痛苦同在,两者不可分。
所谓“完全免除恐惧”,意思是说,你已经成为自由的人,换了一个人,完全转变——不是明天转变,而是现在转变。
由于思想系于过去,并因此而看不见任何新事物,所以思想永远不得自由。我只要明白这一点,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我的心就安静了。生活是一种运动,在关系中不断地运动;而思想总是将这运动掌握为“过去”——譬如记忆——所以永远喜欢生活。
我们的世界是某种关系的世界。
但是我们必须先懂得“看”的艺术,而“看”的艺术绝非内省的艺术、分析的艺术,而是不作选择地观察。
我们分裂了自己。
分裂、我们心中的矛盾,即是冲突的本质。
我们要整合的是自己心中的某种“毛病”。
你有了所谓“正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不正确”了。
支离破碎的心缺乏的就是聪明。
只有爱才能带来一种毫不支离破碎的生活方式。恐惧是快乐的一部分。显然,关系中只要存有恐惧,不论这种恐惧为何,这关系所在必然支离破碎,必然分裂。
我们所做的一切统统都在制约我们自己。
人心有种种“分裂”。
潜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显然是过去的种种形成的。
嫉妒来自于比较、衡量,来自于希望不同于现状。
这个真相就是,除非心理上终止过往的一切,否则我们的心不可能新鲜、纯真、年轻、有活力、热情。但是我们不愿意放弃过去的一切,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过去的一切。
如果完全没有了理想,你就只剩下“实然”。
如果完全没有形象,你就是真正的看,你们就真正有关系了。
心能否不制造形象?要心不制造形象,只有它完全专注于当下一刻,专注于挑战或感受的一刻才有可能。
形象的产生来自于不专注。专注之处,不产生任何概念。
没有爱,我们永远不知道何为真理。
有了爱(那本身就是德性,就是道德)。
明白我们的快乐总是很快就成为过去,我们每天的行为都是例行公事;明白我们的问题,这么多的问题,可能永远解决不了;什么事都不能相信,...(此处省略)明白这些以后,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开始寻找,寻找一种真正值得的东西,一种不是由思想触动,而是真正由非凡美感与喜悦的东西。
我们把明显可见的事物摆在一边,然后有一种——非感情或情绪的——渴望,一种深深的探索。这种探索可能为我们打开一道门,使我看到一种非思想能够测度的东西,一种无法归入任何信仰范畴的东西。
到底,我们为什么会想要“经验”事物?
想要有比较多的经验就是逃避真实,逃避“实相”。
否定了虚假,真实就确立了。
人就是思想,而思想会四处游走。
如果没有思想,还有没有人?
如果我们了解专注的本质,了解专注事可以凝聚而出的,我们就知道专注与集中完全不一样。集中事排斥他物的。
专注意味着留心,留心看、听;用你全部的生命。
完全的专注里,其中无任何分裂,你可以做任何事情。这种专注里没有任何抗拒。
看清混乱,清楚混乱,这其中就会产生秩序。
真相是,平静的心能看清事物,于是心就非常平静。
沉思是最认真的事。
沉思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体有它的聪明。我们要很聪明才看得出身体的聪明。
要使身体做事聪明,必须先使心聪明,然后不干涉身体。
生活不只是内心生活。生活是一种运动,好像潮汐一样,有进有出。
深入内心,必须同时了解外在。
悟不是别人给你的。悟来自于了解不明。要了解不明就要检视不明。
要了解很复杂的事,必须很单纯。
你看问题,并且知道答案就在问题当中,你的心就变得很单纯。这种单纯存在于观察当中,而不在复杂的问题当中。
有爱的地方才不会有分裂。先生,你懂吗?你恨的时候就会有分裂。
如果你说,人类几千年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不可能改变,那你已经封锁了自己。
可是即使是最小的习惯,他显然也没有能量改变。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自己内心的冲突中消耗了能量。
只要还有实然和应然的二元性,只要人还一直想变成另一个人,一直想成就应然,这样的冲突就会消耗能量。
重要的是了解何为制约,深入其中。你只要注视着它,你就有能量打破一切束缚心的制约。
但是请你们记住,问问题很容易,但是问对问题却是很难的。
判断含有虚荣的意思。
先生,在这个不正常、不健全的世界,想要健全是最难的事。健全,意思就是对自己、对他人没有幻觉,没有假象。
一个人对自己有假象,他当然不健全。
传统就是习惯。
我们的心会在习惯中寻找安全感。
我们在种种关系当中都会有这种希望自由的强大要求。可是这种自由往往变成孤立自己的过程,所以不是真的自由。
这种自由的要求里面有的是恐惧。
被看者就是恐惧,而那个看者“我”,就要来驱赶这个恐惧。于是有了对立、矛盾、隔离。
破除习惯最难。
看者就是被看者。
时间和思想制造了恐惧。
思想不但造成时间,也造成恐惧。
要找出真相,你必须有感情、热情、大能量。
思想不但滋育快乐,也滋育恐惧。两者皆是时间之事。
我们只要是生活着,就没有所谓接受。我们有的只是活着。
“改变这一切”就是改变你自己——已知的生命。
只要这种支离破碎的状态一直存在,我们就会一直要求完整。
你批判地看自己,就会看到你的行为依据的是过去的结论——一种公式或模式。
观察即是批判。
不是评价、意见的批判,而是批判性的注视。
唯有否定积极才是真正的积极。
德性才是秩序的精要所在。
你只有批判地看待失调,用清醒的智力了解自己,才可能有德性。
德性只有在有爱的时候才有可能到来。
善,在于专注今天。
你已经知道的事物必须安静无声,你才会发现新的事物。
任何抗拒都会滋长冲突。
专注是一切能量的精髓所在。
沟通是言词的沟通,结合则是非言词的沟通。
你越想免除恐惧,你就越制造抗拒。
了解恐惧,意指学懂恐惧,注视恐惧,直接与恐惧接触。
人必须是自己的师父,自己的徒弟。除此之外别无权威。有的只是“了解”。
一个人说“我很了解这件事”时,是因为他有一种出于完全安静的观察。
美是一种激情。
喜悦非关个人。
但是,如果我专注了,或者知道自己不专注,我就开始知道专注如何到来。
了解反面,我会知道正面——这就是专注。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
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不断的更新。
学习意味着有一个心随时都在崭新地学习。
每次看的时候都要像第一次看一样!
重要的不是看的本身,而是身为看的工具的你。
智力没有所谓进化。智力不是时间的产物。智力是一种敏锐知觉“实然”的质素。
一个迟钝的心看非常有活力的事物照样会使这个事物变得迟钝。
知觉、行动、表达是一体的,三者不可分。
如果你不断地注视危险,行动就立即产生。
矛盾造成伪善。
“我决定”意味着有一个时间因素。
看清恐惧而不带任何决定就是免除恐惧。
心如果能够很紧密地观察,那么这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结束痛苦的行动。
但是真正的安静只有在了解所有矛盾、错乱、制约、恐惧、扭曲之后,才会到来。
要观察需要大能量。安静的心就是毫无浪费的全部能量,否则就不安静。
走一趟内心而没有任何负担的感觉,这是最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