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大部分孩子中的一个,一个95后。
最近看《以家人之名》,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回忆。
还记得幼儿园时,父母还围绕着我,接送我上下学;
我同样也记得,小时候考了满分会有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吃。
还记得小学时,考第一名爸爸妈妈好像会比我还高兴;
我同样也记得,小时候考第三名,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慢慢地,我发现我的生活是被安排好了的,或者说没人听见我说的话,没人在意我的感受,甚至有时候收到的回应是家人的NO。
我很庆幸,我现在的生活是自己独立的,我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我安排自己的事务,我也能够对家人说NO。
但是,我发现我有个毛病一直都在。
昨天看《以家人之名》的齐明月妈妈到她家里收拾的片段,她妈妈没有像我们想象中体谅和照顾孩子的语气,而是一直不让她做什么做什么。
齐明月对她妈妈说:“妈妈,你能不一直否定我吗?”
后来,她妈妈还弄哭了唐灿,理所当然的站在自己的视角否定她的工作。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共鸣,因为从小我也是在被否定和质疑下成长的,小时候会觉得这是家教,会觉得父母严格的要求是对的;长大了,我发现从小真的要比邻居家孩子和班级里同学好很多,才会被他们夸和认同;成人后,我居然也会从挚友那里听到“你真的好严格,这件事我可能真的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你可以不只否定吗?”
是的,我的毛病就是继承了上一辈,甚至是上上辈的“优良传统”,说话反说,多否定不夸赞。
当我从好朋友那里听到的时候,不得不说我是惊讶的,我没想到我还会携带这样的“糟粕”。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不全是错的,分对人和对事,对事这样是可以优化改善,解决问题的;对人,这确实有些残酷,本身社会上的鼓励和否定已经挺多了,再受到自己亲近的人这样的回应,可能就会崩溃了吧?
我们都在说,生活中要多一句赞美给别人带来更多的正反馈、正能量。
同样地,其实有意识的少一句否定,少一句不假思索的NO,少一些作为长辈/好友的理所当然,也会给你身边的人微小的变化,而累积多了你会自然而然的有同理心,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和其他人产生更牢固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