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园林景观诸多平面上的构成心法,作为本次笔记的最后一篇,来学习一下立面的高低错落,起伏层次。
首先。古典园林里的高低错落主要体现在园林建筑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园墙(粉墙)随行就势,成高低起伏状。通过形式各异的亭廊轩,间或点缀花木,形成丰富的立面层次。在古典园林里,园林建筑的数量是庞大的,点状布置的亭阁,线状蜿蜒的游廊,向心围合成面的建筑群,结合堆叠假山,栽植花木,在郁郁葱葱之下,各色园林建筑逶迤穿梭在缩摹自然的小园林里,时隐时现,忽高忽低。且不管是何种体量何种样式,无一不是充满了精雕细琢的细节处理。
但就是这些细节,就已经十分值得我们认真观察学习,活学活用,将其化为我们今天的形式,运用在今天的景观园林里。还有对原始地形地貌的重视尊重和合理巧妙利用,也是应该学习和尊重和反思自己的。
今天的园林,服务对象和建设性质较之古园林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园林不在是文人雅士寻找心灵归宿的小天地。今天的园林成了公共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审美休憩感受自然,还是人们生活的外延。当然,今天的园林也继承了古代园林身份地位象征的昭示性意义。所以,个性化园林,差异化的园林也是我们未来应该关注的方向。
今天园林里的构筑物/建筑物已经不太可能向古园林那么丰富,所以我们追求立面高低起伏层次的手法主要集中在了堆土坡造型,和花木栽植的林冠线,以及不同花木在立面上不同高度的组合,色彩,形态的差异对比上。
今天的园林要面对的建筑,形式和体量已远远不同于古典园林建筑。但我们在立面处理上,仍需要多花一分心思,要有意识的去琢磨园林里的元素(主要是花木)和建筑立面关系的处理和协调。不能不管不顾,大家各是各的,这样就很难取得整体上的统一协调。今年一年已经看到过几个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的项目,很是觉得可惜。尤其是现在建筑的发展和形式多样化,如果立面的协调这一点不引起重视,也许整体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当引起自己的警惕与重视。
最后,彭一刚老师这本书读了不下三次。这一次写古典园林的分析笔记,没有再读,基本上根据之前自己加的批注,结合这一两年接触过的项目,做的一些感想。希望能从中学习到点滴古典园林造园的心法,观察其内在的美学思考的逻辑。
古往今来,美的形式也许会变,但其背后的逻辑体系不会轻易改变。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