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告别的定义,度娘给出了三个简短的答案:
第一,辞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著名诗人李白《赠汪伦》的名作。
诗中对于突然给自己送行的汪伦,李白深感欣慰与感动,一句简单的“不及”,恰到好处地点明汪伦与他的深厚友情,虽是匆匆一别,但情谊怀揣心头。
这首诗句很好地阐明了告别的第一种含义,是一个不能回头,不知何时能再聚首的结果。
第二,离别
离别之伤感,相对于辞行而言,可能更悲伤于分别的人。
无论是古时新婚夫妻因战事而告别,还是现代父母送儿女到千里之外读书的背影,都显示出离别的痛苦与哀愁。
痛的是那个停留在原地,看着爱人离开的伤心人;
愁的是即将分别,踏上征途,不知未来的行路人。
离别,分离的告别,藏尽辛酸泪。
第三种,特指和死者最后诀别,以示哀悼。
世界上的每分每秒,人类出生的同时,死亡仍在继续着。
对死者的告别,对于年幼的孩童来说,还是太早。
懵懵懂懂的天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磨灭,留下的是无尽悔恨,恨不能好好地用心告别,把遗憾放在内心深处。
每每想来,丝丝痛楚,丝丝伤感。
很小的时候,爷爷因病离我而去。对他的记忆十分模糊,依稀间除了表哥,他总是对我们板着脸,沉默寡言。
如果不是那场在其葬礼上大哭的场景深刻形象,怕是连老人家死去时的面容与穿着打扮,也被抹去不留痕迹。
如果我知道是最后的诀别,不会用好几年来记恨那场挨打,而是好好地用心告别,不留遗憾吧。
死亡不可怕,令人害怕的,永远是面对亲人的离世,初始不觉,后来深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的痛。
那究竟有没有第四种告别的含义呢?
如何没有,有没有想过我们告别的初衷为何?
是为一段过往划上完美的句号吗?
是默然地接受自己对告别的不在意?
告别的另一种诠释,是一场自我的身与心,行走的过程。
那为何有这种想法呢?
源于告别的对象不同,引发对告别的思考有了变化。
小到对日常学习的结束而告别,逐渐拓展到对历史、文化的转变而告别。
不同的对象,都需要身与心的告别,离开其中的一项,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自我对他人或事物的放下与释怀。
那究竟如何做,才是做到身与心的行走呢?
比如,
1.看书
当我们看书时,往往喜欢选择,从翻开的第一页算起,快速地看到结尾,然后关闭,放到再也不会触碰的角落。
这种匆匆一别,蜻蜓点水式的看书方式,对于大脑与心灵的记忆,毫无帮助。
学习的本身,随着知识的累积,童年的、不再运用的、自以为是的吸收,都是一种自己对知识的告别。
当你确定这本书看了以后,不会再重复翻阅的话。
我建议是否可以先用你的大脑与手在本子上把吸引你注意力的字句,记录在案。在用心去朗读,去揣摩其中的深意与技巧。
这样一次自我思考,身与心的行走,其过程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对于书和写书的作者来说,也多了几分尊重和敬意之情。
2.培训班、微课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有用的信息,分秒间被替代。
曾经借助于书本才能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下实体培训班,在线的微课、TED视频讲座等网络传播方式,成为镁光灯下的宠儿。未来,学习,对于每个人而言,不再变得奢侈和稀缺。
我曾经试过一个月,同时学习写作微课、实体初级美容师、线下的舞蹈讲座。
疯狂学习,不计成效的方式。
让我一度感到非常疲惫和无力,更别提什么笔记和感悟。
课上打鸡血,课下葛优躺。
月底,课程结束了,依旧脑袋空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太频繁的学习进度,反而使我刻意为了完成进度任务,不去思考,不去练习,不去总结。
这种“三不政策”的告别,同样没有用自己的身与心,留下回忆,留下空虚和悔恨。
如何才能打破糟糕的局面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饭一口口吃,学习一步步来,脚踏实地的坚持,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好。
把自己迫切需要的,不紧不慢的,缓慢长期继续的课程,分时间,分耐心的合理安排计划。
用心告别,多了份淡然,少了份焦虑。
3.历史
前几天,看了描写最后慰安妇老人的纪录片《二十二》。
片中老人前一刻面对记者欢声笑语,当被问及过去,“不想说”是几位老人最常说的词语。
“不想说”不代表忘记,而是无法忘记,甚至到了害怕想起的地步。
那段不堪回首的折磨,身与心的摧残,究竟能用多少年才能慢慢化解?
每每想到她们的表情,我的内心多了几分愤怒和哀伤,心被纠起来的痛楚。
她们的年龄,如同我们身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她们的容貌,见证了她们与我们的亲人一样,慢慢地老去。
她们的住所环境与孤独,无法诉说的无奈,是同样生活在同时代,却未遭遇同命运的老人,不能理解和同情的。
对于这些老奶奶来说,祝福她们身体健康和快乐,是作为后辈的我们,唯一挂念与能尽力去想的事情。
历史,需要用严肃的目光来正视;
伤痛,需要用沉默的语言来忘怀。
告别的是伤痛,不是历史。
4.文化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欣赏者的精心呵护。
对于一件艺术品,一副画作的文化追思,需要身与心的告别。
眨眼之间的肆意践踏或破坏,是对文化与文明的不尊重。
李玉刚《玉见之美》是我最近很喜欢看的一本书。
最令我深感惭愧的是,他对文化艺术品的敬爱之情。
李玉刚喜爱“建盏”,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美,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感怀与尊敬。
走在满是碎片建盏的泥石路上,偶尔看到尘土中,它的一角,兴奋地好像孩童般欢呼雀跃。双手敬畏般捧起建盏,看着阳光下的美,聆听它的历史,文字徐徐写道:这只茶盏,深沉内敛,闪烁着斑斑点点的光芒,感觉神秘又不可捉摸,像极了我追求的舞台。
后来,也因它的出现,才促使他离开红尘,走向身与心的自我旅行。
四种故事,都在阐述同一个主题:告别,是一场自我的身与心,行走的过程。
看似牵强,其实细细想来,何时何地,我们不在进行着告别的仪式?
无论是有意识,亦或无意识,当一段经历、一个知识、一件事物、一个人的出现,就有了告别的结果。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如何告别,如何自己去诠释告别的定义,那是各家风云,各言其说的不同罢了。
但我依旧认为,告别,就是身与心的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思考“真自我”的价值所在。
用心告别,不留遗憾地放下过去;
看清自我,微笑转身,追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