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容易读懂医书,就像在笼子中捉鸡一样,不会太费力气。其实,这个内含的意思是读书人容易理解医书中的道理,比较擅长于背诵医书中的章节和复述书中的医理,道理明白了,剩下的实践就好办了。看来古代,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作为一名医生行医救人。
但“道”容易明了,则“术”就更简单了吗?
非也,非也!
在秀才里,或许有少数人能有较高的悟性,学习医学比较容易,但考不取功名利禄的秀才,也绝不可能是有最高医术的人。向范仲淹那样“不为良相变为良医”的人也不多见。
中医医术的获得,其实践与读书都很重要,并且实践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医书对医理的阐述,就只能是一部分人在一段历史时期里对一部分疾病的总结与提高,而不是对医理的终极“镌刻”。《黄帝内经》已经历经千载,但是全部读懂弄明白的又有几个呢?每年全国毕业的学医之人千千万,但是最终能成为名医的又有几人?
大文豪鲁迅弃医从文,成为古今中外的中华之脊梁,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大量知名的文章。
英国知名作家阿瑟·柯南·道尔,一生创造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也因为塑造了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全球最著名的侦探而闻名,被人誉为“福尔摩斯之父”。
还有渡边淳一、郭沫若和余华等很多名人,都是弃医从文的知名人士。但鲁迅先生、柯南·道尔等,如要行医,不见得是个名医,更不会取得如此傲人的文学成就。
故曰,无论弃文从医还是弃医从文,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奋进努力再,成就一番事业,则此生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