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父母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是最重要的。
但是父母往往会有一个艰难的选择,就是因为工作需要,无法陪在孩子身边。
最近看了一档节目,很切实地说出了这样的问题,里面还有专家说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节目中请了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的母亲还有她的孩子。
开头,一位专家老师就说: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同龄人陪伴的,这个陪伴当中最有效的资源就是竞争。
在两个人竞争过程中,孩子会学习到很多东西,这是长大必须的。
首先是一个小女孩一脸不开心地走上来。
女主持人问小女孩为什么不开心?
小女孩说:因为姥姥在外面玩,她想让姥姥明天赶紧回来。
小女孩没有提到父母,在她眼里好像只有姥姥是最重要的。
这里就能看到小女孩平常和父母聚多离少,导致小女孩对父母感情不深。
小女孩表演完节目后,主持人邀请了女孩的妈妈上台。
我有注意到,女孩妈妈上台的时候,先跟女主持握手,再跟旁边的男主持握手。
从始至终母女的表现感觉很疏离,妈妈似乎也有点不知所措,离女儿远远的。
题外话:妈妈身材很好呀(这个是伏笔)
两人坐下来后,就开始播放一段视频,介绍了平常的一些家庭生活。
小女孩一个人寂寞地玩玩具(有些心疼),妈妈看着也留下了眼泪。
妈妈哽咽道,每天对于他们来说回家是一种奢望。
小女孩难过地说,爸爸待几天就走,妈妈也是待几天就走,反正就是见不到他们。
看完视频,妈妈在旁边擦眼泪,小女孩说妈妈是边检,出入境边检警察。
(所以身材那么好,感慨一下)
妈妈一直在说强调自己因为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
但是小女孩似乎不买账,摇来摇去,眼神也在游离,透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怨气。
说到爸爸,小女孩也是嘟着嘴抱怨爸爸老是加班,出差,还做了个调皮的动作。
有些可爱,不禁很心疼,此刻我的表情是跟施老师一样。
之后主持人让小女孩先离开了一下,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台上。
妈妈一直担心,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
施老师说了一些方法,我总结了一下,总共有三点:
1
不要到临走了才告诉孩子你要走了
很多父母会觉得如果过早地告诉孩子,孩子可能会长时间不舒服。
所以还不如走了才告诉孩子,长痛不如短痛,但是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这位妈妈也说,当她告诉孩子要走的时候,孩子完全就崩溃了。
很多父母觉得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分离,对孩子不好,这个想法并不对。
孩子哭得越厉害,就应该越早地送去幼儿园,起码能有一段时间缓冲。
根据心理学理论,这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2
不要告诉孩子离开的原因是赚钱
施老师认为给孩子最不好的理由就是,妈妈挣钱了才能陪你玩。
这句话就等于在说,挣钱比她重要。
所以当你告诉孩子,要挣钱才能陪她玩,要挣钱才能给她买很多东西。
孩子只会说,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只要你陪我。
3
不要和孩子情绪太相近
如果跟孩子的情绪太近,孩子很容易把你的情绪带得跟她一样。
孩子哭得时候,你自己也会跟着哭。
这一点很要命。
另一位老师也提出,一说到女儿,妈妈的眼泪就开始掉下来。
妈妈说因为对女儿总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
但是,有时候该“狠”就得狠点,不要一昧地被孩子带到那种分离痛苦的情绪中。
父母的情绪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这个离开的事实。
你改变不了工作的话,只能帮助孩子尽早地适应这种分离情绪。
来一段主持人总结的话:
有时候事情的确是无法两全其美的,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
当你无法选择更换工作环境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尽早帮助孩子适应这样的环境。
其实现在的科技已经那么发达,工作的时候抽空给孩子视频一下,打个电话。
或者每天给孩子录一段小视频,录段话,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存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