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继承父亲的志向,继承祖辈的事业,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学习笔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中有一句话,是孔子歌颂武王、周公的孝的。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说,武王,周公是通达孝道的。他们的孝是做到极致了。所谓孝就是,能把前人的志向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先烈的丰功伟绩记录下来,阐述出来。所以,在本章,孔老夫子讲的也是这样的孝。看一个人孝还是不孝,就看他能否继承父辈的志向与光辉。无论父亲是否在身边,都能言行一致的继承、传扬。
不过讲到这里,有些学友可能会产生一些质疑,比如,父亲想让我从医或者其他的行业,甚至强迫我,而我不喜欢,不遵从,那照这句话说,那就是不孝了?还有如果把“父之道”理解为父亲的一些行为原则,处世哲学。那要是父母亲不对,难道也要顺从吗?况且,现在往往就是很多父母自己都做的不好,德行不够,理念不正。那这句话还能参考吗?
这不是这句话的问题,而是我们立意点的问题。我们要把自己的思维认知提升到圣人的思维认知层面去理解。孔老夫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中的父亲是什么形象,是圣人的形象。首先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是一位有着丰功伟绩、护国爱民的大将军。而孔子一生慕周公,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旗帜和理想,以继承文王、武王、周公之业为职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凝练提升,弘扬传承,希望能救治“礼崩乐坏”的乱局、重整社会秩序。所以在这样的立意高度去理解这句话,这里的父之志,绝不会是我们所狭隘理解的这些父母硬加给我们的他们的个人偏好,专业选择,世俗谋生等。而是圣人之志,圣人之事。
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圣贤亦是我们的父母。圣人是觉悟了的凡夫。凡夫是未觉悟的圣贤。圣人觉悟后,慈悲怜悯我们,故传圣贤之学,圣贤之教,来启发我们这些后世子孙。那如何能使圣贤之学,圣贤之教不失传,那就是靠一代代的传承。怎么传承,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继的是圣贤的志,述的是圣贤的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无改的是圣人的道。
古人传承的很好,他们把圣人之道落实在家道家训中,教育后世子孙。他们把圣人之道践行在百工千行中,医家、农家,兵家、工匠、艺术等等,无论哪个领域都是凝练着做人的节操,君子的气节,使命的传承。所以,看以前的都是一门忠烈、工匠精神、百年老字号,中医世家传承等等。一代代的孝子忠士将这些圣人之道,中华文明,中华精神传承到我们手中。我们能很好的传承下去吗。若我们不能很好的传承下去,迷失在欲望与邪妄中,随波逐流,任意妄为,那就是对我们祖辈的不孝。
所以,希望我们能站在圣人的期望中去理解这句话,站在时代的现状中去深思这句话,作为一个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行这个孝,继这个志,述这个事,行这个道。
首先,我们一定要学好圣贤之学。圣人著书立说,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世子孙能通过他们的文字著作见到他们所领悟的真理大道。从而能明理尽性,依道而行,远离无明与颠倒。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只是好古人的学问,通过勤勉的学习求得的。那以吾辈之资质,还敢不学吗,还敢不虔诚的学习吗?
其次,我们一定要践行好圣人之教。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最终要完成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必须要自身做到才有力量。在每个当下,都克己复礼,无改人圣人之教。
最后,我们一定要传承圣人之道。只有一代代人,点燃圣人的火炬,薪火相传,才能让我们子子孙孙永远在光明中。
所以,复兴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圣贤之道,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要尽的孝。这是大孝。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我们把这里的父理解成我们所有人的父,天地、圣人,我们再去感受,是否能生起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与真诚的惭愧感。
我们离道太远,离圣人太远了,该是醒来的时候了,该是回归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
与大家共勉,我们共同前行。
妙行20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