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国,饭局几乎是社交的代名词。
“来,今晚吃个饭。”
“明天有没有事,一起吃饭。”
“有一家好餐馆,想跟你去尝尝”
说是吃饭,其实就是聊天谈事,交流感情。不同于欧美人交际分布在咖啡厅、宴会、派对上,中国人的社交大部分是在饭局酒桌上。
这样,饭局上的聊资和沟通技巧,就显得很重要。
对我来说,每逢饭局聚会,必聊红酒,这是很好的谈资。
因为几乎每个聚餐应酬,都会有红酒出现,再也没有比聊身边的话题更好的了。
而且,红酒话题很百搭,跟年纪大的,聊红酒的养生保健,跟年纪轻的,聊红酒的明星八卦,跟男性聊名庄红酒,跟女性聊红酒礼仪。
接着说沟通。对于沟通技巧,郑先生我最大的感悟是,
最好的沟通技巧,就是类比。
这让我在餐桌应酬中,成为一个“香饽饽”。
二
类比,是讲话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打比方,让对方轻松明白,他原本不明白的事情。
这就是类比的好处。
沟通中,离开类比,很多话题难以继续。
大部分餐桌聊天的双方,处于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导致,你说的话,让对方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尤其是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
比如我跟对方说,这款波尔多红酒单宁强,酸度高,酒体重,醒酒需要醒一个小时。
我这样讲,对于懂红酒的人来说,他一下子就明白。
而对于不懂红酒的人,或者对红酒略知一二的人来说,大脑里都冒星星,开始发晕。
我如果接着跟对方说,“你听不懂,自己百度下好了”。
或者,说一大段百科全书中名词解释的话,“单宁是植物细胞里的……”。
我可以保证,这样的聊天,下次聚会时,肯定就没人会理我,更不会有美女围着我讨教红酒问题。
三
而类比,是面对不懂的人群,聊天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接着说,单宁呢,就是红酒喝进去,感觉到涩涩的物质。就像一块冰,没融化之前,感觉到艰涩紧致,与空气发生反应,逐渐融化后,才会觉得柔顺丝滑。
这样,单宁这个陌生词汇一下子就明白了吧。
再说,酒体重。
酒体重,就是厚实醇香的意思,喝起来就像粥一样浓厚,而酒体轻的红酒,喝起来像水一样,跟一张纸似的。
很容易理解吧!
至于为什么要醒酒呢?
醒酒的过程,就是把红酒中的单宁,像冰块一样地融化。融化越多,喝起来就越细腻顺滑,仿佛巧克力入嘴后的那种流质感。
我这么一类比,单宁、酒体、醒酒,这些枯燥专业的红酒名词,一下子变成一副活生生的画面,映在了对方脑海里。
四
类比沟通,要多用贴近生活、家庭化的故事和例子。
比如,我在聊到,葡萄酒里,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旧世界酒,一个是新世界酒。欧洲出产的葡萄酒,叫旧世界酒,欧洲以外出产的葡萄酒,叫新世界酒。
新世界酒和旧世界酒,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新世界的葡萄酒,比如美国、智利、澳洲,它们的风格是奔放浓郁,一打开就花香果香迷人,喝起来直接是醇香轻盈,很多不太需要醒酒,非常讨巧,讨好消费者。
而旧世界的葡萄酒,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较注重酒的“风土”(土壤、气候等环境)特色,很多时候打开好一会儿,才慢慢绽放出香气和味道,相比新世界酒,醒酒需要更长时间,才会光芒四射。
其实,这么说,听者总归还是不太明白,脑海里的印象还是不够直观。
于是,我用类比来描述,好比聚会中,两个陌生人刚见面。
新世界酒呢,像自来熟的人,一上来就很热情客气,嘘寒问暖,推诚置腹,弄得像是十多年老朋友似的,情感从一开始就迸发。
旧世界的酒,好比沉稳慢热的人,刚一打交道比较平淡,随着交谈,越来越发现志趣相投,有共同话题,逐布地建立感情。
这样一类比,新世界、旧世界的风格,就有一个立体的感官了吧!
五
深奥专业的名词,经过类比这个沟通技巧处理后,马上变得“平易近人”“讨人喜欢”。
如果类比,又能“讲段子”式的表达,捏拿弹唱,又会有放大几倍的效果,让人感觉幽默风趣。
酒桌上聊红酒,我常常也不是即兴发挥,几句言语就把人逗笑。
平日里,我也会细心收集素材,看怎么把一个枯燥乏味的意思,表达得活灵活现。
有时会记在本子上、电脑里,然后经常回顾熟悉。
其实,联系到工作、生活的场景,为什么“你说的,别人听不明白,似懂非懂”,或者“又为何,你这套表达方式,让客人听起来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致”。
不妨用用“类比”。
再详细的描述,也不及一个精彩的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