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问答:完善自我的关键
01见
有些男人为什么不喜欢回家?喜欢在外面跟朋友吃饭吹牛?
我老公的答案是:是这些个男人天生喜欢热闹,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
照这样说,那么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喽?我记得有些同学,没结婚和父母住一起的时候,天天向外跑,甚至不回家吃饭,说是贪玩。当有了自己的家庭,结婚后,下班就想回家。甚至在外面吃个饭,时间长一点,就有快速想回到家的感觉。相反,有的男人婚后就不想回家,天天晚上跟朋友在外面胡吃海喝。
我也是这样的,以前没有家的概念,出去玩甚至忘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婚后和婆婆一起住的时候不太想回家,和婆婆分开住以后,我成了宅女,哪里也不想去。我以为是责任感在起作用的结果,责任感这个东西很难加强。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有更好的解释,也更有改变的可能,因为心理学是底层逻辑。
02感
那么在心理学上怎么定义这种现象呢?
今天我学习了《完善自我的关键》,有很深的洞见。
原来,自我完善的关键是找到适合你的回应。“适合的”回应,不是“好”的回应,也不是“坏”的回应,是适合的回应。
天天不想回家的人,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回应而已。“家如果是疗愈自己的地方”,那为什么有家不回?因为家里面有敌意和怨恨,或者在家没有掌控感,没有自由的空间。好多人形容“家有让人窒息的感觉”。
在家里找到“无比放松”的感觉,自由的空间,有说了算的感觉就是掌控的感觉,才会不由自主的想回家。
03思
我清楚的记得:我不愿意回家的感觉。我结婚以后,最难忘的时光就是享受二人世界的那几个月,后来婆婆怕我们做饭辛苦,非要我们搬到老家住。我为此大哭了一场。
在和婆婆一起住的日子,我们夫妻俩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争吵,哪怕是善意的争吵。吃喝拉撒睡更是规范的,不大敢提意见。我婆婆是个好人,会照顾人,甚至无微不至,也给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负担。我感觉婆婆在掌控整个家,她天天忙家务忙做饭。我感觉压抑和窒息,不自由,不放松,甚至夫妻生活都受影响。
那时候怕有人会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敢提出自己住。
我是个特别喜欢自由的人,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如牢笼的日子,即使吃山珍海味,也没有味道,我记得我几个月瘦了好多。
04行
“我”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你”的回应,才可能有存在感。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精神分析治疗乃至其他心理流派的治疗,才有了三个层次:
对自我脆弱的人,基本都给予支持。比如三岁之前的婴儿,无论做什么,大人应该都给予好的回应。
对自我尚可的人,支持和分析一起使用;比如当孩子长大一些,到了青春期,大人应该给予支持和分析。
对自我完整的人,就可以制造“匮乏性环境”,逼他更好地认识自己。比如内心比较强大的成年人,该批评就批评,可以直指人心。相反:成人自尊心强,对于内心不够强大的,就礼貌回应。
如果说,自恋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那么这个需求衍生出来的,也是非常直接和本质的需求,就是当“我”发出了声音,这声音可能是表达、欲望、需求,也可能是快乐的分享,“我”都希望,能听到“你”的回应。
“你”在,所以“我”存在。很多哲学家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意思是,“你”给出了“你”的回应时,“我”才能确认,“我”是存在的。
写下的每一个字,就像发光的星星,镶嵌在心灵上,让自己变得通透无比,可以疗愈自己。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成长,猛戳下面的二维码,一起写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