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最大的毛病在于总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有时候这是事实,有时候不是,但无论是与不是,这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想证明什么无非是看重却没有底气,证明的过程反而暴露了你的自卑与无知。
长者告诉我们要“闷声大发财”,到了这个年龄该分得清真实与虚幻。再为了意气去争辩什么就太傻了。
许多时候,我喜欢把“理想主义”挂在嘴边。后来渐渐明白,“理想主义”其实是最简单的事情,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最优解才是真本事。
世界需要理想,但更需要日拱一卒的努力。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远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比如,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和他的天赋、他的平台、他的个人努力都有关系。
导师说“第一份工作不重要”是完全抹杀了平台的作用。我曾说“再多的努力也盖不过天赋”,同样是把一个要素极端化,并且没想清楚自己的比较对象是谁。
我们共同的问题是陷入了“单一归因”的倾向,妄图用单一要素去解释复杂的世界。
世界其实又很简单。很多时候,我过于为未来的结果忧虑。比如我喜欢一个女同学的时候,就会想要不要做点什么,成了自己是否受得起,不成会不会更伤心。
后来觉得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就去做,成功了又如何,失败了又如何,都没有什么大不了。
再也不要因为没做什么事情而心有不甘和悔恨。
我总是费好大力气才明白一些人尽皆知的道理,却还能在这个过程中觉得自己无比聪明。这也是独特的技能。
这些年里,打碎了很多东西,快三十岁啦,到了该建立起一些东西的时候了。
这些年里,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设定,但一直坚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今天晚上突然想了一个问题:
中国人口14亿,平均年龄70岁,每个年龄约2000万人。
假设一个人的比较对象是和他年龄差距5岁之内的人,那么一共有2亿。
怎样能成为这2亿人中前20万的人物?
前2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