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是眨了一下眼,2020年就过去了一半。
想想大部分人每天早上起来后,刷着微博、朋友圈,看似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你有没有思考一下,刷完这些消息后你真正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生活会很累?因为你必须带有目的性。
无论你去做什么事情,都要问这个有价值吗?有用吗?性价比如何?
有趣的东西能带来刺激感——即使是很短暂的刺激感,所以它就是有用的,无聊的东西只会又浪费了你几分钟时间,所以它是无用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一头驴子,鼻子前面拴着一根胡萝卜,为了吃到那根看似近在咫尺的胡萝卜,我们就被自己的欲望牵着,不停地走下去。
有的时候我们疯狂地刷刷刷,可能这个内容都还没有看完,但是一想到其他的视频可能会更有趣,我们就手指一划刷了出去。
也许一整天以后,我们最终什么东西都不会记住,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却满足于这种不停被塞满的感觉之中。
“有用”,变成了一个诱饵,勾着我不停地往前游动,让我精疲力竭。到后面我们已经不敢停下来了,我甚至一刻都不敢让眼睛离开屏幕。生怕自己变得“没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时刻盯着手机?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手机关掉几个小时,跟朋友随便聊聊吗?
相比起精心构造的短视频,这种闲聊的信息密度很小,可能就是闲扯几句话,也非常无聊。
这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恐慌。
我在担心自己脱轨。担心自己在没用。
然后,我们就产生了时间焦虑感。感觉自己明明步履不停的接受信息,但最终却什么都没记住,时间都去哪了?
我们史无前例地生活在一个信息污染、充斥着信息垃圾的时代。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
人的精神越来越贫瘠无趣,花边新闻、无聊炒作,把我们本该关注的人文的东西、知识的东西屏蔽掉了。让人无法去关注真正想要的信息,即使找到了看似有用的内容,有时候也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
看看网上最热议的话题,看看自媒体上最热门的板块,我们成天拿着手机看着这些无聊狗血的东西,明星生活琐事、谁离了谁结了?谁出轨了谁出事了?谁和谁打官司了?谁和谁开房了?要不就是星座血型一通喷,哪个星座最多情?哪个星座更绝情?哪个星座最好追?哪个星座更高冷?
阅读,一定要读经典
不要鸡汤。鸡汤这东西,樊登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鸡汤类的,确实汤香喷喷的,但是不提供勺子,喝不了。总告诉人们这儿好那儿好,一些令人瞬间兴奋的字或词或句子,让你兴奋之余又觉得无事可干,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它!终究是望洋兴叹,不能改变一个人。
所以读书一定读最经典的,而不是看那些文字搬运工加工出来的东西,直接看经典,因为他们授人以渔,并且经典往往是久经传承磨练,必有精髓在其中,你会收获更大。
聚焦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
天天拿着手机看就是现代人的一个毛病,如果出门忘带手机,连魂儿都没了。刷微博刷朋友圈,把自己的时间全刷没了,其实也没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
我们应该聚焦目标,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围绕目标来找到有用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不加筛选、全盘接受。当然,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不要让那些“轻信息、轻读物”占用你超过10%的时间。
信息爆炸、时间宝贵,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让手机和网络上无用的信息挤占你的时间。当我们找到好的信息源,要养成习惯,每天坚持利用好,要不断对自己“在看信息上做减法,在思考信息上做加法”,这样你会慢慢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你也就明白应该上哪儿找到什么样的信息了。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多元,如何停下来,主动筛选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跳出时间“焦虑感”,是当今社会每个个体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