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家小孩最近学古筝遭遇了“瓶颈”,上了几堂课后,现在死活都不肯去了。
我劝她:“孩子实在不愿意,就先停停吧。”
她眼一瞪:“那怎么行?这课当初她自己要报的,现在碰到点挫折就逃避,以后能做成什么事?”
于是每堂古筝课,生拉硬拽,怒骂咆哮,软硬结施……各种招数都用上了;孩子呢,从呜咽抽泣到嚎啕大哭,再到殊死抵抗,每次上古筝课,都是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已经很反感了,这个兴趣班到底还要不要让他坚持?”
这个话题,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也曾讨论过。
妈妈A说,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了,因为那很有可能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强扭的瓜不甜,浪费时间和精力。再说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
妈妈B说,孩子懂什么,他怎么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你不逼一逼孩子,永远不知道他的潜能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你要坚持下去,出了效果,才会真正喜欢上,而且,将来的社会大部分孩子都会一两门才艺,你孩子不会,他会怪你为什么没让他坚持。
听上去,两者好像都有道理。
有人站A队,有人站B队。
果然,人们最终相信的,还都只是自己认可的道理。
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身边几个小时候学过才艺兴趣班的年轻姑娘,有最终因为坚持而出“成绩”的,也有“半途而废”的。
姑娘A说,我很怨我父母当年没有逼我一下,我现在好羡慕那些会一两门才艺的朋友。
姑娘B说,我不觉得会不会乐器对我人生有什么影响,也很庆幸当年父母都由着我,要不然我可能会叛逆。
姑娘C说,我琵琶十级,不过自打有了十级证书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琵琶。
那么,对于孩子不愿再上“兴趣班”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坚持呢?难道是个无解的题?
坦白说,我是真见过从小坚持“兴趣班”,最后将其发展为自己事业,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的人。据说这个朋友的父母当年为她在少年宫报了5个兴趣班,最终让她自己在这5个当中挑选一个最喜欢最愿意坚持的,她挑了“写作”,于是她父母就把其他4个都停了。而这项“写作”也让她坚持到现在,每年为她创造上百万的收入。
所以,能让孩子坚持下去的,并且喜欢上的,最终还是要让孩子真正喜欢才行啊。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要是我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他一个都不喜欢,一个都不愿坚持怎么办?
说真的,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而且,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比比皆是。
所以,我特别想说的是,刚刚上文提到的童年时就锁定了“写作”为自己一生兴趣方向的朋友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整个童年都还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到青春期左右才会慢慢清晰自己在一些特定方面的兴趣和激情。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位从2007年就开始研究“坚毅”的学者,采访了数百位在不同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人士,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他们所从事的事都是自己非常热爱的,也就是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二是他们找到这分内在的“兴趣和激情”大多花了很多年来探索,而且那个让他们最终“孜孜以求”的事情,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遇到时就一见倾心的那个。
所以,她建议,“在找到固定的激情并准备每天花数小时来辛勤磨练此技能之前,孩子们必须先游玩探索,从而激发和再激发兴趣”。
更为关键的是,她还在自己的著作《坚毅》中指出,一个人“兴趣”的发展和深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常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花费数年时间:
第一个是发现兴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保护好兴趣的“萌芽”;
第二个是刻意练习的阶段,是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提升技能的阶段;
第三个就是明确目标阶段,也就是将自己的这份“兴趣”慢慢锁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进一步确定了它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投入和不断突破。
看来,关于“兴趣培养”这件事,对于父母的做法,不同的孩子长大后,感受也不同;而且,有些事情,貌似真的“坚持”了,还是不能“喜欢”上,就像不愿再碰琵琶的C。
而在这每个过程当中,都需要父母的呵护、激励、正向反馈,在孩子遇到瓶颈的时候,给予支持、理解,还有榜样示范,通过陪伴和引领让他看到坚持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将此发展为孩子一生喜欢的“兴趣”,而不会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学琵琶的姑娘那样,练琴考证都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要求而已。
所以,亲爱的你,看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个兴趣班明明是孩子当初自己要报的,结果孩子后面却不愿去上了”,有了更多的理解:)
其实,说到底,还是在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后,还要不断地用智慧的方法去引领和激发他“自己想要”的内驱力,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才努力。
因为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样,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才是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