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看一个地方,搞经济的看数据,搞人文的看风俗,搞商业的看人口,像我这种搞治安的,也就看看地痞流氓霸王无赖了,但今天,我啥也不搞,纯粹是带着放松的心态来当一个观光客,看看风景就成。
哈市,家父嘴里常念叨的地方,套用当今时髦的一句话,他在这个地方奉献了整个青春,那必然是多久的岁月都抹不去的痕迹,关于这个地方,我从他嘴里听到了无数个故事,伴着漫天眨眼的繁星,陪我度过了最好奇的时光,其中有两个,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
奶奶过世的第一周年,家父丢了一切在祖宅守孝,暑假里不用上学,白天,他领着我一个毛孩子做功课,晚上我缠着他讲他之前的青春。话扯了很多,也很乱,面对我天马行空的提问,他也只能信马由缰地回答,不知怎么就讲起了他应征入伍的事情,讲实话,到现在为止,我只身一人到一个地方,虽有好奇,但还是挺害怕的,我不知道他当时为何那么勇敢,拎着一大包衣物,两千多公里,说来就来了,要知道,到这里之前的一天,他所出过最远的远门,不过十里地外的小镇,我太爷爷住的地方,如同每个刚进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虽说面对着的是满眼与己无关的繁华,但总觉得它或多或少和自己有些关系,心底里难以掩盖的是那股好奇,逛街成了家父那时候生活的动力之一(最大的动力还是和家母以及奶奶写家书),部队的规矩比较大,一个月就让出门一次,在哈市的前几年,家父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寄信,买一个公交车的票,在车上坐一天(好像现在你坐着不下车还要罚款吧),也就是在我看来这般枯燥的日子,他每每回味起来,总觉得哈市是个不错的地方,至少在当时的他看来,那是很丰富多彩的,毕竟在仓库的角落里,默默地堆叠着整箱的家书,试想,在我们编辑一条短信都觉得词穷的如今,那一箱子家书是何等的精神财富。
早就想来哈市了,家父曾开玩笑说,我来过,我说迟早有一天,我会亲眼去看看,这一天来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只一听到名字,我就来了,到这里已经午夜了,刚出飞机,身上一股凉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马粪的味道,我一度怀疑是自己的错觉,直到旁边的同伴也有相同的感受,机场有些旧了,沿用的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旧制,古板却不失亲切,当年的时髦现在已经跟不上潮流了,坐上大巴,汽车从郊区进入市区,再从市区进入新区,昏黄的灯光也难以掩盖岁月留下的印记,建筑风格很有些地方上的特色,一路上宽街窄巷,红停绿行,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突然发现现在文化同化的厉害,南北方的差距,远没有我想的那么大,烧烤摊子大排档,一家接着一家,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都有,到了下榻酒店,时间已经很晚了,听一同前来的几个人的意思,本是想前去中央大街上逛逛,但想到明天一早前往齐齐哈尔的高铁,顿时就失了兴致,洗漱的时候,心想着,该遇见的总会遇见的,就像今天这场偶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