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晨读,笔耕不辍!
《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读完惊叹,不止一个人曾经和嘻哈一样掉进买买买的几个大坑:
打开衣柜,一律的黑白灰,鞋子,居然只有一个品牌!(我有多执着,嘿嘿!)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穿过一件花裙子,以为自己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到处小心翼翼,激动得要说不出话来,哪里知道其实大家压根没看见。(捂脸)那种感觉特别尴尬。
某当买书赠了一张购物券,某V店给店主发了购物红包,甚至进商场搞活动,也会赠给抵用现金券,自己经常心想,兑换了吧这么便宜,于是毫不思索的兑换了,结果到家搁置,深深掉入商家的消费大坑。
还曾经在大三的时候,拿奖学金买过一个电子词典,自己总在想有一个电子词典会用处特别大,超级拉风携带方便。其实买了之后,使用率真的太低啦!
这是中了买买买的毒啊。
收入有限,时间有限,钱到底咋花?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理性思维?
借用《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中的三个观点,跳出问题看思考:
1.损失厌恶心理VS开放心态
中国人都喜欢物美价廉。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便宜没好货。有便宜不占,那不是傻吗?于是商场促销,店铺推广,网站推荐……一抬头都是满满当当的促销优惠广告。
这就好像一个心理游戏。
多和家人,或者信任的人商议,分清“必须买”还是“想要买”,可买可不买即不买,理智消费。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大主意自己定,参考意见帮理性。
2.聚光灯效应VS充分准备
中国两句老话儿:
一种说话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
另一种说法叫,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所谓的聚光灯效应也就是前者。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很累人。太拿自己当回事儿,最后却发现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是个尴尬又痛苦的体验。
要想克服和避免这种心理,一方面是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做事之前做好现实和心理两方面的充分准备。减少过分紧张情绪,平衡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地自信。自信是一切的源泉。你不自信,让谁信你?
3.替代性报酬VS直观现实的有趣体验。
把无聊变得有趣是一种能力。开动脑筋,变换思路,把无聊的事情,换一种真实有趣的体验,从而提高人们理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参与度。
猫叔的小灶开营,治愈了我的懒癌晚期。
读书和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特别渴望的状态,就是一直无法坚持下来。小灶开营以来28天,我居然屁颠屁颠地在后边跟了28天,每天早起,1天不落,到现在居然写了两万多字。当然很多罗罗嗦嗦的,从不写到写出来,是个巨大的突破,都要兴奋得为自己点赞了!哈哈哈~~~一切归功于猫叔和小灶群友们的好玩法。
有趣,好玩,参与,有动力……
亲爱的,小灶群友们,大家有同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