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你好,小孩》有感
最近读樊登推荐的新书《你好,小孩》,阅读过程很享受。这本书从一个问题引发思考: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李小萌在她的新书《你好,小孩》中提出: 儿童友好和善意教育。她发现用善意去对待孩子、照顾他们的情绪、信任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关键时刻加以指引,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什么是儿童友好和善意教育?儿童友好就是让孩子能够感觉到世界的友好,这需要各方面都善意对待孩子。而善意养育需要父母、家庭成员、学校和社会的善意。实质是由“家长式管教”转变为“合作式教育”。核心标准是是否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以及是否能与孩子友好合作。
我们可以从六大维度打造儿童的友好环境。首先,是友好小孩。友好小孩就是精神独立、天赋自由的小孩。孩子要学习怎样才是对自己友好的。前提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足够的爱。而留守儿童和低学历父母依然能够好好的爱孩子。第二个维度是友好的妈妈。这要求妈妈本能地爱、理智地养育。做善意的妈妈,最难的是掌控自己的情绪。要做到不要压抑、控制情绪。用以“我”开头的话来向孩子表达情绪。一旦有情绪了,要在之后及时向孩子解释这是为什么。妈妈不必做到完美,达到及格就好。每个孩子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理想,做自己人生路上的驾驶员,而妈妈就做好“副驾驶”就好。妈妈只做建议者,不做决定者。第三个维度是友好爸爸。这里重点就是父亲身份的觉醒。父亲应与母亲合作育儿。“丧偶式”育儿不利于夫妻的合作。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是秩序、规矩,给予孩子自信和力量。而母亲的角色是接纳、情绪支持和生活照料。父亲应当有自己擅长的事情,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而父亲需要在孩子受挫时提供心理支撑和实际行动支持。第四个维度是友好家庭。这需要亲子共创能量平衡系统。父母应该是养育孩子的主力,祖辈只需要爱孩子,不需要管孩子。家长也不能完全牺牲自我为孩子做奉献。在生活中,要订一些柔性的生活指南,给孩子留一些调整和商量的空间。家庭中既要有爱,也要有规则。第五个维度是友好学校。这是在重塑儿童认知世界的阶梯。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友好学校里要慎用竞争机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是为自己而学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学习。让孩子处于竞争状态会过于消耗其精力,也会影响学习兴趣。社会更需要的是合作能力,而不是应试的竞争能力。
最后一个维度是友好社会。就是共同塑造美好世界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公共空间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帮助。博物馆的安保人员、餐厅的服务员等在维持空间秩序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
善意教育的理念非常值得学习,也希望不管孩子多大,所有人都可以为孩子构造一个善意的教养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