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理咨询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学习总是总是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让我忍不住发火,怎么办啊?
为什么孩子做有些事情总是慢慢腾腾磨磨蹭蹭呢?
田宏杰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头大象,在草原上悠闲的行走,它特别想要吃路两边的青草,特别想和小伙伴儿快乐的奔跑玩耍,可是,它的背上坐着一个骑象人,骑象人手里握着缰绳拿着地图,能够看到远方。那么,大象就像我们的孩子,骑象人就像我们家长。当骑象人和大象的需求一致时,也就是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和他想做的事情正好一致时,就没有冲突,这个时候孩子一定不会磨蹭。可是,当骑象人和孩子的需求不一致时,就会很麻烦。比如:孩子每天从学校带回来很多重复练习的作业,这些作业并没有趣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他会怎么样呢?孩子肯定想逃避,逃避不成就只能消极对待磨磨蹭蹭了。
孩子的任何问题行为都是一种表达,磨蹭背后的语言其实就是‘我不想做这个事情,它既无趣又无用,还让我很痛苦’。
骑象人首先需要看到大象的需求,比如条件允许的话让大象吃吃草喝喝水撒花儿跑一会儿,需求被满足或者不被满足但是被看到了,它就不会像个黑洞一样牵引孩子的精力了。然后,我们家长需要找到一条既能满足大象需求又能符合骑象人要求的路,这该怎么做呢?
孩子既有满足当下需求及时享乐的需要,也有克服困难获得征服感和成就感的需要,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通过努力练习获得成就感的经历和体验。
比如:我们家小宝英语基础薄弱,上小学一年级后拼读单词很有困难,所以抗拒英语作业。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说:‘妈妈之前刚学习英语的时候也这样,不会拼读单词,没有办法,我就一遍遍的读,大量重复练习,然后我就掌握了自然拼读的方法,后来学英语就比较容易了。就像你刚开始学轮滑的时候,刚开始站都站不稳,后来就可以走走但会经常摔倒,但经过大量的练习,最后你滑的像风一样流畅。’
这个过程承中首先看到孩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告诉他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将孩子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迁移到目前有困难有挑战的英语学习上。当然,最后一定要有具体的解决办法,比如每天早晚阅读英语20分钟,现在小宝每天是在英语听力中醒来,前两天还告诉我,现在最喜欢上的课就是英语和体育了。
需要补充一点,我们经常给孩子说‘别磨蹭了别磨叽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形成负强化。因为,大脑听不懂不字,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比如,我说,现在,你不要想一只白色的兔子,不要想兔子有红红的眼睛不要想兔子有长长的耳朵...请问,结果怎样呢?我猜在座的家长脑子里都是一只红眼睛长耳朵的白兔子。
所以说,我们说,你不要磨蹭了不要拖拉了,他会怎么样?反而被强化了磨蹭和拖拉。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大脑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大脑额叶就是我们大脑专门负责抑制功能的区域。所以让一个孩子‘别怎么样’他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可以用简单明确的正面语言表达正面期许,比如用‘宝贝请你专心写作业’来代替‘不要磨蹭啊’等等。
还有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呢?我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坐下来半小时了,扣扣这摸摸那作业还没开始写呢?每天作业写到11点,要被气死了。孩子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呢?它是当下的问题,但它的成因一定不在现在。
通常,孩子接受外部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需要前庭核筛选才能进入大脑进行整合判断,可是有些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三岁以前,不会爬运动量少,或者经常看电视看动画片,对内耳前庭的刺激远远不够,就导致前庭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出现混乱,孩子该看书的时候却看玩具看其它的,不能做出符合当下情境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了。(从运动和视频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可以展开详细讲)
那现在问题已经发生了,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学业时间之外,尤其是周末,要给孩子提供大量运动的机会,比如篮球足球武术跆拳道爬山骑行之类,这个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在移动位置的时候刺激内耳前庭,提升前庭核功能,增加前庭核筛选信息的准确性和专注能力。
2排除学习环境干扰,减少信息刺激,学习之前处理好吃喝拉撒的杂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3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时,请用理解坚定的语言帮助孩子拉回注意力。我们家小宝经常写着写着作业告诉我说‘妈妈我给你说一个搞笑的事情吧’我总是简洁坚定的说‘但现在是作业时间,写完作业,你再讲给我听好吗?’。
以上我们主要说了孩子为什么磨蹭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我们家长能做点什么。好多妈妈会说,好多道理我也都懂得可是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真的会忍不住要发火,我也知道这么做对孩子不好,可是我忍不住啊,这要怎么做才好?
首先,我们要问问自己:真的是孩子让我们生气吗?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行为有些妈妈生气有些妈妈不生气呢?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行为我们今天生气而明天心情很好就不生气了呢?
通常,我们会觉得孩子磨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表现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才愤怒。实际上,愤怒的底层其实是:我生的孩子怎么这么差劲啊,我怎么这么差劲啊,我就是这么的无能这么的没用。实际上就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无能对弱小的不接纳。我们只能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有白天黑夜,太极图有黑鱼白鱼,一个完整的的事物本来就是好坏美丑强大弱小并存的,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孩子并不是强大优秀的孩子,而是能接纳阴影接纳失败能看到事物两面性的人。
在人类所有的记忆当中,情绪记忆是最古老最稳定的记忆。小时候的很多事情你都不记得了,但是之前的情绪都储存在身体里。比如,小的时候可能做事情做的不好,被父母总是呵斥,事件忘记但是这种被呵斥的恐惧和愤怒都在,遇到类似的情境会被激发出来,我们看见自己的孩子做不好事情就是诱因。比如,我就不能听到小孩儿哭(可以展开讲)只有我们自己底层的情绪流动宣泄了,才能做为一个更好的容器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表现出好或者不好,才能包容一个孩子更完整的成长。
所以,在陪孩子学习时,我们可以尝试这么做:
1即将发火的时候,有觉察的提醒自己‘一慢一快’。
慢,就是当我们感觉自己被激怒时,要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迅速喊停。比如,曾经有个家长说很愤怒。这个愤怒如果用画面表达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她说火山,感受火山,它是怎么发生的?这个过程就是情绪意象化,可以有助于情绪宣泄和流动。当情绪缓和了可以如实对孩子表达。
快,就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到你写作业速度不够快,我很着急。我怎么管你才有用呢?如果你是妈妈在管教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做?经常向自己孩子请教。办法要起到作用,一定得是孩子想到或者参与想到的办法。
2孩子做孩子的事情,我们做自己的事情,并随时提供协助。(看书不看手机)
一直盯着孩子,我们的精力过多指向孩子,结果再不符合自己期待时,更容易指责批评孩子,比如有些家长生气时会打骂孩子‘你怎么这么慢,你不会写快点吗?’‘你是猪吗,脑子白长了吗?’诸如此类,在青春期以前,孩子对自我的评价都建立在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之上,我们经常唠叨磨蹭啊马虎啊笨蛋啊之类的话,孩子就会将这些评价内化,成为对自己的评价。那么这些标签,就像魔咒一样,禁锢孩子的成长。所有动物包括人类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如果学习经常伴随着被指责被打骂的痛苦,孩子肯定会抗拒学习。
我想,我们陪伴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一定不是想让孩子变的更差,而是让孩子变的更自信更快乐。如何培养一个快乐自信的孩子呢?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好好展开来讲这个话题。
最后,我想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微课:草原上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有狮子有兔子有老虎有羚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式各样,它们形成了一个真实的有生机的草原。有一天,兔子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天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很担心被老虎被狮子吃掉,所以,你一定要努力要优秀要强大,像个狮子一样活着。从此,这只可爱的小兔子再也没有享受过奔跑打洞吃青草的做为一只小兔子原本的乐趣,它活在妈妈的期待里,它失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