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大家听过么?传说秦王愿意拿15座城池交换这枚宝玉,于是有了成语“价值连城”。然而,发掘和氏璧的过程,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韩非子》
小时候我们读到这个故事,第一反应就是楚王昏庸残暴,卞和坚持真理锲而不舍。
那么,真的是这样的么?
首先,楚王昏庸么?楚国由筚路蓝缕成长为后来的春秋霸主,正是在这三位君王的任期内实现蜕变的。
其次,卞和坚持的真的是“真理”么?那块玉璞看起来与石头无异。就因为看到有一只凤凰曾栖息在这石头上,让他想起“凤凰不栖无宝之地“这个传说,于是,便认定这是一块稀世珍宝。难道这就是真理么?
这个故事源于《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末期最著名的法学大家,也是韩国公子---我们知道秦以变法而富强进而统一天下。然而他的才华终究未被其父王重用,最终国破家亡。所以,韩非创作这个故事,抒发心中的苦闷。据《史记》记载:“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擅著书”。文章虽然写的好,但是话说不利索。也许,正因为如此,耽误了他的大好前程。
而今,对此我有新的解读。
----提升沟通力,让你的“真理”被人相信。
第一、合理的包装
我们知道,玉璞的外观和石头一样。就像你去一个大公司应聘,在别人发现你的才华之前,首先你得好好包装下自己,让自己的形象气质看起来配得上你的才华嘛。
第二、厚积而薄发
从武王及位到文王登基,间隔57年。如果卞和笃定的要发掘这块稀世珍宝,他有足够的时间学会如何鉴定和雕琢这块璞玉,让它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楚王。而不是苦等大半辈子。就像,如果我们期望像船长和一然姐姐一样,站上更大的舞台,就需要系统的学习积累、全方位提升自己,还需要反复的打磨演练,才能确保有朝一日,面对大舞台时万无一失。
第三、寻求沟通渠道
卞和在不具备足够说服力的情况下,直接见大王,这也为他带来一定的风险。作为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决策者,楚王必须有人帮他把关。那么被楚王信任的玉人,便成了意见领袖。在如此庄严的朝堂上,玉人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不论真假都会说是“石头”。因为,如果他说是玉,万一打开是石头呢,那不就打脸了么?所以,我们看到丫丫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头马学习和锻炼,最终她的才华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如今,通过引荐,她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可以更好的施展拳脚。
以上,就是我从《卞和献璧》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合理包装、厚积薄发、寻求沟通渠道,进而提升你的沟通力,让你的“真理”被人相信。
而在头马,在锦英,就是你最好的练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