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段子。
为什么要读书?举个例子:伤心难过的时候,有的人脑海里浮现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有的人只会是“卧靠,真特么香菇!蓝瘦!”
虽然只是调侃,却也不乏几分道理。
再说一个。
如何表达一个人无以言说的欢喜之情?夏目漱石告诉我们,除了直抒胸臆,也可以这样写——“今晚的月色真美啊”!你看,很普通的白描,却浪漫十足。
会表达,会说话。这算是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吧。那些喜怒哀乐的情绪,总有人会表达的更动人。
女儿上学以后,开始学写作文。籍于想象力和语言组织力的欠缺,总是寥寥几句,就把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有一次写家乡的小溪流,如何才能更生动呢?我建议她可以尝试拟人化的写作手法,经过引导,女儿使用了“奔跑着去了远方”这样的句子。你看,文章的活力一下子就有了。女儿高兴的不得了。
可是,读书只是为了会表达、会写作吗?
显然不是,读书的意义应不止于此。
周末和女儿去看了场电影,《奇梦环游记》。关于爱和梦想,很好看也很动情,女儿哭的眼泪哗哗。
我问她:
“好看吗?”“好看。”
“为什么哭啊?”“好感人啊!”
虽然影片里的深层情感诉求未必明白,但是她能看哭,说明影片的基本情感表述还是能看懂的。
读书也是这样,一本《小王子》感动了世间多少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书籍和电影是有共通性的,目标的指向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书本不仅带给我们知识,更能让我们理解爱、梦想和尊重,并产生共情,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这就是我理解读书的另一个作用——懂得真善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更好的自己。
套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热爱生活”。
当然,在我看来,读书还有更高的目标——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
关于教育的本质,有个诗意的表达:“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读书作为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自然也具备这样的属性。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它的更大意义在于推动和唤醒,让别人也成为更好的别人,最终达到社会成为更好的社会这一崇高目标。
所以,上升到这层意义,我们和孩子之间已不是简单的教与授关系,而是相互的推动和唤醒。
最近有几首孩子们的诗在网上很火,分享下:
1.
灯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2.
我画的树太漂亮了
我画的树
太漂亮了
接下来画的鸟
画的云
画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
3.
光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4.
回到地面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你看,不仅有奇思妙想,还颇有哲理情趣。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感到汗颜,因为我们是写不出这么美丽的诗句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小瞧他们。我们总是用成人世界的经验来教导孩子,而孩子们,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美丽新世界。一方面,我们在教授孩子,而另一方面,孩子也唤醒了我们。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吧。
大的道理讲完了,再说点具体的,读书这么重要,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以下几点是我浅显的个人之见:
1.创造条件
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好的书香环境,阅读空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
2.自由阅读
只要阅读方向是正向的,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阅读的权利,多读书,尽情的想象。
3.适当引导
自由不是放任,作为家长,还是要承担监管和引导的责任,孩子在读书中遇到疑惑和问题,要及时解惑纠偏。
4.培养习惯
鼓励孩子多读多看,多思多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让书成为一生的朋友。
作为家长,我们为孩子们勾画了美丽前程,希望今天所读的书,立刻变现为明天的写作能力和考试成绩。可现实往往是,今天刚读完的书,明天还不到就忘记了!
怎么破?
这个问题,网上有个很妙的回答:你吃过的饭,终将成长为你的骨骼和血肉;你读过的书,终会成为你的灵魂,你的气质和你的人生道路。
说的多好!
所以,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有所思,有所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印证好了。
这就是我对读书的一点粗浅之见。读书和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功课,让我们一起进步。
最后,附一首孩子写的小诗:
看电影
昨天
我去看电影了
电影很好看
我却哭了
眼泪哗哗的
出了电影院
我发现
我的手怎么也哭了
不然
为什么我的手是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