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去世后,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是他在世的时候,有学生称自己是圣人,他都会断然否认,从来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论语.述而》里有有一段孔子自己的表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的最高标准是:第一是圣人;第二是仁者;第三是君子。圣人是知行完备、至善至美,已经达到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和佛教里的释迦牟尼佛、基督教里的耶稣,差不多一个概念。仁者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这些就算仁者了。君子泛指人格高尚、品德修养好的人。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者和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可不敢当!那境界太高了,我还差的很远呢。虽然不是圣人,不是仁者,但是我会一辈子朝着这个路走,总是努力去做而不厌倦。在教学方面,只要有人来学,我就教他,而同样不会感到疲倦。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他对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这正是我们学生一辈子也学不到的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