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但是三伏也给了我们祛除病邪的最好时机,正是夏天的炎热可以发散体内的寒、风、湿、暑、燥、火,这些邪气,他们才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如果这时在加上姜的助力,那治病祛病更加容易了。
一、三伏前吃姜,全年安康
“早上三片姜,胜过饮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民间流传已久的防病保健谚语。道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道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
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三伏天吃姜是治病的关键,姜能去除体内的寒、风、湿、暑、燥、火,吃姜后再吃其他食物进行冬病夏治就会变得很简单!那么三伏天具体要怎么吃姜才能让它发挥效用呢?这里给大家推荐最有效的两种吃法。
二、生姜两种吃法。祛湿邪,治病更容易
1含姜片
1.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
2.每天早上起来,早餐前或是早餐后一杯暖暖的姜枣茶,一定要热喝,慢慢喝,其他时间多喝水稀释,下午一杯菊花蜂蜜水。以平火,喝了后很多人会排毒症状,如拉肚子,轻微长痘痘,眼屎,等等,这症状一般会半个月至一个月慢慢自行消失,也有毒气重个多月的。是有寒湿气毒气排完了慢慢就好了。
三伏天是一年中吃姜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要错过!另外,三伏天在饮食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来看看。
四、三伏天饮食秘诀
1伏天虽热不可贪凉,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不能贪凉,比如,吃太多冰饮、雪糕,贪凉伤阳气,人体容易生病。过于贪凉,可导致阴暑,症状是:头痛、怕冷、心烦,肌肤发热、恶寒、食欲不振。
一旦出现阴暑症状,可以服藿香正气水,服完后略微出汗,即可退热。如果是小孩,还可用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洗澡,每次1~2瓶,兑入洗澡水中即可。
对人体而言,皮肤外在的阳气最盛,而内在的脏腑阳气最弱,脾胃最寒。因此,这个节气应该通过增加人体内部的阳气~~
具体要注意些啥?请往下看→ →
①贪多寒凉伤脾胃
天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夏天在周易角度属于“离卦”,离中虚,也就是说中焦脾胃是虚弱的状态。
所以,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多喝粥汤。
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②调息静心身自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③节制空调莫冷浴
夏季炎热,冷水洗浴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因此,夏至养生,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