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号(周六)下午,我去参观了位于上海松江的一个养老社区,环境不错,就是距离市区有点远,我们开车来回3个小时。
为什么我想到去了解养老社区了?
一方面,父母养老问题;一方面,很多朋友调侃老了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入住养老院。
其实,我也这么想的,从来没有想过靠孩子养老这一回事。
电视剧《都挺好》正在热播,苏母去世后,苏父的养老成为一个问题。我也看了大量网友的评论。
大家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从感情角度出发的,说我们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可以,怎么长大就不可以?
这不长大后,组建新的家庭了嘛。
从理性的角度讲,苏父身体还健康,有退休金,子女再贴补一些,一个人生活,找一个保姆照顾,更自在,子女定期去看他,每年抽时间带着出去玩。
可是苏父作妖,搞得整个大家庭鸡犬不宁的,加上三个子女的关系不算好,各有心思,还有两个儿媳,矛盾重重。
我们不用道德绑架人,各有各的不容易。社会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我想到我们老了,大家更想得开,应该选择去养老院了。
不过,了解养老社区的情况后,我发现想要有尊严、幸福地过完晚年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养老太贵了,感觉比年轻时还花钱。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参观的养老社区的情况。
这个集团,类似的养老社区,在全国15个城市已经有了,里面的条件真不错。
居住
这里的居民可以选择四个户型,45平、60平、80平、120平,大小不一样,价格也不同,了解下来,最便宜的也要1万多一点,这些钱只覆盖房费和一些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
整个房子设计体现在各个细节中,很人性化,处处考虑到老人的实际需求。
他们的房间门是双猫眼配置,方便坐轮椅的老人出入,房门宽度也做了考虑,适合坐轮椅的老人。
房间里也有开放式厨房,可以做饭;
内部家具圆角设计,避免尖锐物体伤到老人;
房内的灯光也做了处理,防眩光照明系统,柔和不刺眼;
地板是防滑的,卫生间里全方位扶手设计;
公寓的电话,都是大字号,房间里还有拉绳报警功能,出现意外,拉绳就可以。
据说也可以用自己的家具装修成家的样子,有一位爷爷就把家里的整套红木家具搬来了。
夫妻两个人养老比较划算,这样房费出一份就可以了。
水电费用,另外算,据说半价收,每周提供2次免费的精打扫,2周给换一次床单被罩。
餐饮
说完了住,说一下吃饭,这里的餐饮和某个知名的餐饮品牌合作,专职营养师与高水准的餐饮团队,搭配非常合理,每天的费用大概是60元(早饭12元,午饭28元,晚饭20元)。
可选择的范围很广,中西餐都有,并且还有一些包间,可以提供给居民家里来客人,聚会等。
这个钱需要自己支付,但比做饭划算多了,对于我这样不喜欢做饭的人,多么合适。
医疗护理
这里有康复医院,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康复治疗体系,每天都有专家级别的医生过来值班,相当于二甲水平,也可以用医保。
很多设施,我都看不懂,但感觉真专业,考虑到了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为减轻长期卧床老人的烦恼和痛苦,在专业护理区配有防压疮气垫。专户房间内均配备专业的医疗急救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及时救治处理。
参观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在这里可以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哪怕我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失去了记忆,还是可以好好活着。
养老社区,吃住、医疗,我认为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就是社区配套了。
运动及文娱生活
对于这部分,我们的参观主线,就是运动及娱乐生活。
这里有健身房,器械都是根据老人身体设计的,避免常规器械带来运动的伤害。
游泳馆,恒温的泳池,还有专门的救生员现场陪着。
棋牌室(桥牌、象棋、围棋、国际麻将......),我们下午去的时候,人满满的,他们有专门的群,缺人了会在群里叫,并且,工作人员也会及时提醒他们休息,免得坐太久影响身体。
舞蹈室,舞蹈室有地暖,这里的阿姨很厉害的,有一个80多岁的奶奶练习瑜伽,身体可以卷起来。
我们还看到有老人正在打桌球,练习书法,阅读;更令我意外的,这里有禅修室,美容美发美甲,SPA等。
我们参观的人大呼现在就想住进来,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硬件,更吸引我的是这里的老人生活状态。
我们看到了很多80多岁奶奶做的手工,真的很棒。
还有他们书法课的作品展示。
有一个陆叔叔,把家里珍藏的经典影视剧都带过来了,每周播放一部,可以放10年,他们看完还手写观后感贴出来。
有些热爱种植的老人,在外面的空地上可以开荒,种植一些蔬菜。
我问了讲解员目前的入住情况,就是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这个区域,入住500多户,800多人,平均年龄78岁,最小的61岁,最大的98岁。
一般情况,大都是70岁以后才选择过来养老。那个60多岁的是想提前退休,住在这样养老社区的人,平均可能多活8-10岁。
护理区的老人很多都超过100岁了,入住100多户,100多人。
如果一对夫妻在这里养老,一年的费用起码20万。那么,现在能够有钱住在这里的都是什么人?多是高知、高管,很多是退休的大学教授、医生,企业的高管等。
怪不得都多才多艺,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参观之后,我们几个朋友讨论了很多,有几点感慨,分享给大家。
老年人也是有圈子的。
这里的老人在年轻时,大都是很优秀,很出色,有些还是从国外回来,选择在这里养老。
他们举办各种活动,摄影展、书法展、舞蹈比赛等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也不孤独。
我爸妈不喜欢这些,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很不容易,为孩子,为父母,就是很少为自己。
就算子女有钱送他们来这里,他们一方面可能心不安;一方面很难融入这里的圈子,这里生活的居民,明显感觉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大家或许以前不认识,但很有共同语言,能够成为朋友。
很多事情,从年轻时就注定了,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人,身边的人多半也会选择,大家一起住进来,多么开心。
他们认可子女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可以过得很好。
参观后,我发朋友圈,一个朋友(48岁)给我留言,她公婆是大学教授,有两个儿子,不给看孩子,也不需要儿子照顾。
老两口拿出积蓄,交了很多钱,就去这样的养老社区生活了,他们一个月去看一趟。
一开始,她担心外人说闲话,劝公婆还是在家里住,给请一个保姆,可二老不愿意。
现在,老人在这里面已经生活几年了,应该算比较早一批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
而我的父母,选择的方式也是他们身边人大都选择的。我也会尊重父母选择的养老方式,尽最大努力去给他们想要的生活。
养老这事,是奢侈品。
你可以去调查一下,你身边的老人,过了70岁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目前,我们理解的养老多半是年老在家修养,很多父母哪怕退休了,也要给子女看孩子,有的把养老钱也给孩子买房了,自己还需要继续工作。
我很热爱工作,年老了应该也不会闲着。但能够从容地养老,各方面得到很好照顾,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如果夫妻两个人一起养老,基于目前的物价水平,我们按照最划算的一年20万算,从70岁开始去,那么活到90岁,20年,大概需要400万,单纯依靠社保养老金应该很难覆盖,积蓄的话,除非高收入或者卖房子的人。
当然,这些养老社区都是国内某些大型保险公司的延伸产业,主要针对部分高端客户,提供一种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社区入住的居民基本都是靠所购买的养老年金支付社区费用。
我了解下来,目前的门槛是累计缴纳保费200万,有可能门槛还要提高到300万。
你10年缴费,每年要缴纳20万,20年缴费,每年也要10万元,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或者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每年可以强制储蓄20万,并且是持续的。
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奢侈品,不是谁都可以拥有。
我一直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就追求体验,如果条件不好,就追求功能。
我希望父母老了,能够让他们在吃住、医疗方面都有保证,精神方面,孩子多关心,在家里有亲戚朋友可以聊聊天。
如果给家里三位老人,选择这样标准的养老条件,在保证我的小家庭生活不受影响,目前我做不到。
养老开始被关注,是社会的进步。
我们总是容易关注孩子,而忽略老人,我非常佩服这些做养老事业的人,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都是受益者。
这让我想到以前在的月子行业,在上海,最早有很多高端月子会所,收费十几万,现在出现了很多平价的月子会所5-6万,还有1万左右的月嫂,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承受。
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我想养老社区,也是如此,先从高端开始,以后应该有平价的。
为什么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我呢?因为我还年轻,30岁,如果幸运活到70岁去养老,还有40年,我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也早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且可以提前规划。
在聊这件事情时,我们也更容易珍惜朋友,这些人都是我们老的时候一起生活的玩伴呀。
变老只是年龄,身体不如年轻时了,但很多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老了还是原来那个圈子,年轻时,不曾跳出,更何况老了。
同事天一说:“现在我25岁,你30岁,相差5岁,很大,等老了,我80岁,你85岁,就无所谓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养老。”
我们调侃,到那时,我们可以采访社区里的同龄人,让他们回忆自己一生,还有记录我们的日常,到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写文字,大概要口述,让大家听录音吧,你们应该也老得看不了文字了。
前几天,我写徐沪生的文章,很多读者说从2014年关注他,如今都5年了,发生了很多事情。
你看5年都发生这么多事情,那么10年呢,20年呢,更久呢?
我们都还年轻,养老的问题,可以慢慢探讨,想一想,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