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与人为善。善良自心而发,你会觉得世界都会灿烂不已,和气待人、不与人争执、善待他人等等的观念,无不体现着我国孔孟的中庸之道,这是封建社会一种奴化教育的体现,但现在看看,在当今社会,他却依然适用,怪哉?哪里有培养它的土壤,还是千年的传承,早已深入代代中国人的骨髓中,我也是炎黄子孙,受这样思想影响不足为奇,但是,最近我却对它产生了一丝质疑……
这几天,婆婆病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于是要从呼和浩特转回鄂尔多斯医院,就为了怕人不行了,也不至于客死异乡,再说,所有的亲戚都在这里,到呼和浩特办丧事也不方便。意料之中的事,4月14日晚,婆婆病逝,说实话,心中只是觉得可惜,这么年轻却离开人世让人唏嘘不已,但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但是随着事情的深入,让我的心绪产生了波动,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错,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关系吧,不能因为爱护自己的亲生孩子就置他人于度外,我的公公与婆婆是二婚,都带着孩子组建了新的家庭,这一生活就是二十六年,可想而知,夫妻感情是很好的,要不然也不可能相伴这么多年,婆婆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就是因为家暴,她每天都遭受毒打,这样的日子真的没法过,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孩子嫁给了我公公,自进强家门,没挨过一下打,家中的弟弟、妯娌也特别的抬举,女孩进门才三岁,公公把她当自己的孩子养着,对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有这个女孩上心。生活多年,夫妻共同奋斗,拼搏出了自己的家,当时明明可以要三居室,但是婆婆偏要两居室,夫妻一间,女儿一间,儿子呢?根本没有任何考虑,连一张床都没有,也是遇到我公公心大,儿子在哪里估计也不太操心,于是一个半大小子,只能借宿在姑姑家,这一住就是好多年,虽然姑姑对他非常好,可毕竟不是自己家,一种在意只能用满不在乎来粉饰太平。这是谁之过,为什么要一个孩子来承受,这也是无解。花开几枝,我们单表一枝。夫妻两人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大千世界,婆婆一边享受着有人相陪的日子,一边在外不停的诉说丈夫的不是,我们不说这样的做法聪不聪明,只能说每个人的处事方法不同。
婆婆是个孝顺的女儿,因为她有一个不孝的哥哥,所以他承担起了一个儿子的责任,照顾年迈的父母,当父亲去世时,一手包揽父亲的身后事,而我的丈夫,也在扮演着外孙的角色,该干活干活,该守灵守灵,只是在默默做着一个儿子该尽的义务。可是,人心换不来人心,我们结婚,只给我们买了两床床垫,给丈夫买了一套西装,买的时候,还说是用姥爷的丧葬费买的,她也没钱,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婆婆,但我觉得心寒,我们在结婚,你说丧葬费,合适吗?难道这就是你的人格修养吗?我很鄙视。结婚四年来,我没有吃过婆婆的一口饭,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我开始正视。婆婆被查出胃癌晚期,我们几次前往家中、医院看望,我公公更是离开了伺候多年的老奶奶,回到家中伺候患病的婆婆,并每天给住在区医院的婆婆的妈妈做中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