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前两章解决的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从第三章开始解决的是“是什么”“怎么去”的问题。其中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解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在课程标准中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相当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大概念。只有理解了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那么才能理解其他部分内容,也才能利用课标指导语文教学,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两句就直接道出语文课程的性质。那么,如何充分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并指导语文教学,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树立“大语文”观,把自然、科技、社会经济、艺术生活带入课堂,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运用各种知识,最终通过语文实践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创设自主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激发并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真正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将语文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落到实处。
一、用”大语文观”去审视语文教育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两句话要求语文教师要要用“大语文”观去审视语文教学,要发挥语文教学传承人类文化的重任,通过语文课程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传递人类文明成果;要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要通过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真正建立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真正实现语文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二是用“大语文观”去整合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是指语文课程并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课程,而是聚合了丰富的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于一体的课程。语言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要用“大语文”观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让学生在穿越语文课程中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如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短短的六行42个字的儿歌,聚合了动物习性、空间方位、人类认知史、建筑等知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为什么都是虫字旁?这涉及到动物分类学、人类认识史的相关知识。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就说不清楚为什么“蚯蚓、蝌蚪、蜘蛛”也要虫字旁,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理解。又如“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为什么蜻蜓要在半空展翅飞,蝴蝶却是花间捉迷藏?这又涉及到动物生活习性的知识——蜻蜓在半空展翅飞是因为苍蝇、蚊子在半空飞舞,以苍蝇、蚊子为食的蜻蜓只有在半空飞才能捉得到苍蝇、蚊子;而蝴蝶在花间捉迷藏是因为蝴蝶要吸食花蜜,同时为花传粉。这些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质疑中进行探究,在探究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并将这种喜爱转化为对儿歌,对语文课程的喜爱。
语文课程除了综合性,还有实践性。实践性指语言文字学习不是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语言实践与写作实践的语言文字实践。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给学生大量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中去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汉字的文化,去感受汉语的韵律,去领悟作者的情思,去获得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学习语文。如《动物儿歌》,不能为了让学生学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老师一味地讲解形声字的相关概念;在理解“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时,老师也不能一言堂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因为儿童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对于抽象的知识教师讲得再多,训练的强度再大,学生得到也只是“僵硬的知识”,即使当时貌似理解了,但却是是不能运用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中,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才能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富性;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儿童探究兴趣;才能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加深对儿歌的理解,感受儿歌的韵律……这样,学生就在大量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技能,发展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综合性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打开眼界、敞开胸怀,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语言文字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是用“大语文观”去设计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科学而简明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体现了时代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要求。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学生激发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人文化的过程,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等人文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工具性,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语文课就只有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会失去情感、韵味和创造灵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肯定了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上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要求教师要始终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要以“大语文”观去设计语文教学,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品质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人的一切智力活动。思维品质指人们运思的潜质或运思的层次。海德格尔将语言区分为“日常语言”和“诗的语言”。“日常语言”是一种把人调动到目的上去的工具化的概念语言,是在日常交际、写作中为表情达意而使用的语言,其作用是“工具”。“诗的语言”,是作为某种被纯粹说出的东西而存在。“诗的语言”就涉及到存在的哲学。其“被纯粹说出”,意思是在思与诗的交谈中被纯粹召唤出的存在。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紧扣一“静”字,通过“落、空、惊、鸣”几个动词,将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事物,以动衬静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多不是文字直接说出的,是读者感受到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鸟鸣山更幽”就是“被纯粹说出的存在”。又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园地一《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的大草原,那种一望无际的广袤与辽阔的,是“离离”两个字无法表现的,是读者通过“离离”两个字感受到的、想象到的一种存在。“被纯粹的说出”就是《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旦说出,就不是真正的“道”了。“被纯粹的说出”语文学习中的一种感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即默会知识。这种知识是学习学习语文的动力所在,也是重要学习方法,是不可教授的,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发展。
总之,语文课程因其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大语文”观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去理解汉语汉字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意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求真创新的精神,理解作者独特的语言文字感受和审美发现,培养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以及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