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雨,下了很多天。晨起,打开窗,屋外依旧细雨纷纷,远处一片白茫茫,孩子还在熟睡着。
我来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看了几页书,思绪满满。人世间的冷暖艰辛,尽在文字中。现实中,熙熙攘攘,浮华喧嚣,好似一切都静好。唯有静下心来思忖,才知红尘中的薄凉包裹着丝丝难觅的温暖。
又是一年年关,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是众人期盼的,可以归乡,可以团聚,可以感受乡情。过年,自然是热闹的、喜庆的。
然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欢乐的。新闻头条上的那些悲惨的车祸与遭遇,看着就让人揪心。风雨街头,骑自行车卖气球的老人,会在哪里过年?三年的疫情,让多少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往年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去理发店做头发,去美妆店做美甲、种睫毛的。今年我什么也没有弄。因为疫情期间长期的不出门、戴口罩,让我对这些渐渐失去了兴趣。
过去的这一年,我也极少写东西。大把大把的闲暇时光,在胡思乱想中逝去。有时候很懊恼,怎么能如此浪费时光呢?可转念一想,普通如我,时光又有多大的价值呢?无所谓虚度,也就无所谓珍惜。珍惜与虚度,本就是相对而言的。自己的时光,怎样度过,自己满意就好。
自幼喜静,爱看书,爱舞文弄墨,素来没有追剧、凑热闹的习惯,故独处时光在我眼里就是宝贵的、美好的时光。
昨夜,翻了一下过去一年的相册、购物软件,发现这一年,活得浮于表面。我的消费,多半用来购买衣物、护肤品、化妆品了,用在买书和提升自己能力方面的极少。
看小红书上的博主们都在努力地奋斗着,抓紧一分一秒地坚守着初心,我内心波涛汹涌。
回想起初中时代,那时候读书是极为辛苦的,甚至可以用苦寒来形容。那几年,每周只放半天假,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校园度过的。乡村学校,吃住条件差,自身经济也拮据,每周只有不足十元的生活费。可那个时候,心中有梦,人有斗志,并不觉得苦,时时刻刻,人都充满了活力。那时,也格外喜欢看书。校外的书摊,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我每周的一点点零花钱,也都用来买书了。那时候的杂志,基本上是五元左右一本。每周,我都会买一本。身边的同学,也有爱书的,也如我一样每周都买。于是,大家会交换着看。日积月累下来,即便在繁忙的学习中,我们也看了不少书。
现在想想,书就是当时的精神寄托吧,就像电视剧《哑巴新娘》是广大苦命、贫寒妇女的精神寄托一样。
年少时的习惯,会延续一生。大学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也沉迷于买书、看书、写作中。短短几年,买了上千本书,写了几百篇文字,也出了本书。
奇怪的是,出书梦圆了后,发觉出书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于是,我又将心思回归到了生活中、工作中。毕竟,当前正值壮年,养家糊口才是最关键的。
年少的梦,就这样告一段落。偶尔,也会拾起。比如,现在。
雨依然在下,思绪依然在纷飞,可孩子醒了,我也得停笔了。
——2023年1月13日清晨,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