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渐行渐远的“年味”
“年味”,对大多数中年朋友来说,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特别难忘的是,孩儿提时过年的记忆。
从腊月二十日开始,母亲就开始做白米红枣猪油糕、煎蛋饺、制卤肉和熏鱼、拌什锦菜、蒸八宝饭…,自己也会在母亲身旁当个下手,帮点小忙,并趁机先吃尝鲜。一次,母亲挟给我一个刚出锅的卤肉,烫得在我嘴里倒来倒去,无法咀嚼。
接着,是跟着母亲上街采购瓜子、花生、大白兔奶糖、五香豆、梨膏糖等年货,购买中国结、春联贴、烟花炮仗。有一年,母亲还挤出开销,给兄弟俩扯上套过年新衣服。
临近年三十,全家出动,进行大扫除,让不宽敞的旧屋子窗明几净。
春节期间,拿着“压岁钱”与邻家小朋友,去“年味”十足的城隍庙,吃“南翔小笼”、喝“小绍兴鸡粥”,在摊头买麦芽糖、麻油馓子、花生酥。“南翔小笼”小巧玲珑,形似宝塔,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
有一年腊月十五,爸妈带着全家与亲戚的三个孩子,在城隍庙的“绿波廊”饭店“开洋荤”,第一次吃了八宝鸭、油爆河虾和桂圆蹄髈,还有萝卜丝酥饼,当时垂涎欲滴的情景,至今难忘。
移动的兔儿灯,飘逸的春联,闪烁的彩灯,手捧大元宝缓缓摇摆的财神爷,笼罩在云波烟涛、仙女翩翩中的九曲桥…,城隍庙的元宵灯会,记忆犹新。
七宝老街初二、初四的迎亲秀,把整个古镇都染得喜气洋洋。
南翔古猗园挂满红灯笼、中国结、对联,赏花、观灯、猜灯谜,不亦乐乎。
曾几何时,新年美食成了平日的家常便饭,年货在超市中随处可见,过年也一年比一年“安静”。“年味”,在越来越好的日子中,渐行渐远;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外来节庆,让过年(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乡愁,并不仅属于外出打工的农民,还应该包括许多城市居民。难忘打过弹子、跳过橡皮筋的弄堂,记得大饼摊和“老虎灶”。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梦想、欢乐与惆怅。
据报道,2015年全国春运突破28.09亿人次。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春节期间有如此庞大的人群来回迁移?
是文化的力量,民俗的力量。
回眸“年味”的背后,正是这种文化张力中亲和力与凝聚力的作用,也是炎黄子孙对本土文化执着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