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风华实践调研团”赴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镇张寨村进行参观调研,旨在探索脱贫攻坚阶段下的扶贫情况及途径,寻觅特色农业扶贫方式及成果,探究农产品销售模式,探索阜阳市在推动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发挥标杆作用的路径。
走进脱贫先进村,探索扶贫新思路
勤劳朴实的张寨人,在锐意进取的时代里,凝心聚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张寨村负责区内贫困户共计216户,贫困人数共计817人,在2014年扶贫文件下达和扶贫政策优化以后,经过不懈努力,现存贫困户仅2户,共计8人还未实现脱贫,预计在2020年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张寨村扶贫专干陈争飞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为调研团答疑。会上陈争飞面面俱到的阐述,让团队成员对张寨村的脱贫计划及成果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会上调研团认真聆听和记录,并积极提问了解情况。在谈到脱贫难点时,陈争飞表示:“贫困户存在老人,因残因病劳动力低或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人群,在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后,仍需重点关注。这是一项常态化长期工作,不能因为脱贫攻坚任务的结束而结束。”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冲刺增加了难度,村民的就业问题又成为了难题。阜阳市颍州区‘十大支出行动’其中的就业支出,帮助每个村进行就业务工返岗和推荐岗位,并根据农民企业的核查摸底情况进行帮扶和采取措施,让他们尽早返岗和创造收益,减少疫情对贫困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和出现“返贫”情况,为村民的就业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保障。
陈争飞向调研团着重介绍了村内的特色产业扶贫政策。张寨村在种植养殖方面拥有最基本的产业扶贫政策,并进行产业到户项目帮持,但需达到政府要求,拒绝套用补贴。先发放40%补贴,对于建卡效益户需要达到一定效益再将剩余的60%发放给他们,以激发贫困户的劳动热情。
走进特色产业,探索农业新模式
张寨村及时响应全国扶贫工作,在2014年全国开展扶贫工作之后建立了特色葡萄园。政府按照贫困户工作人数和工作时长对葡萄园进行补贴贷款。
为详细了解葡萄园的运作流程及成果,调查团对赵学广进行了采访。张寨因地制宜适合种植葡萄且葡萄园产业效益好,成为了村民脱贫的首选。同时,前三年,政府对葡萄园进行补贴,农忙时期会雇佣当地贫困户工作,促进脱贫工作的完成。葡萄园收益主要依靠商贩合作、私人采摘和葡萄酿酒等,年净利润能够达到10000元以上。政府为葡萄园提供技术支持,帮忙介绍学习种植葡萄的技术以及通过自筹+贷款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创业成本,支持贫困户创业,让村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福祉。
深入村民生活,从基层感受脱贫成果
为了感受脱贫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切实变化,调研团来到了村民韩忠英的家中。
韩忠英表示,在实施脱贫行动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政府按照规定,根据贫困户形式和家庭贫困情况给予村民一定补助,并且在脱贫过程中很多的乡村企业应运而生,为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在生活水平方面,从最表面的房屋、马路的修缮到饮食及子女教育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次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各尽其责,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张寨村的脱贫情况以及特色农业对于脱贫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了每一位脱贫工作者一路走来的艰辛。通过实地感受了脱贫成果,每一位调研团成员都感慨万千。作为当代的青年人,应该发挥自身长处服务社会,围绕调研结果,总结脱贫经验,为国家的发展与脱贫冲刺建言献策。并在实践中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