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坐在凯迪拉克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的看台上,心情却是极为的矛盾、复杂,看着你的背影想着你的坚持,心里有一份喜悦,也有一份唯以言状的不安与反思。
白天不懂黑的夜,我一直以为很了解你,却不知你把我的脉要远远的强于我了解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非不知也,而是境界与环境不同而已,我们的思维早已跟不上你前行的脚步,一直以来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受最新的资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就是为了让你在前行的路上不再孤单,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远,始终有我们默默的陪伴。
我们不能改变你,但至少可以努力不拖你的后腿,不阻拦你追求的脚步。
面对你的坚持,属于我们的除了支持,还有更多的反思,我一直沉思,你今天的选择难道与我们没有责任吗?每个人的人生都得自己过,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每一个人的童年也都是不可重来的记忆,每一个人的经历更是不可复制的一生。想起八岁多的你,不知道是听得太多还是觉得乐器太美,执意要学萨克斯,“男孩子学什么乐器,买回来我也给他砸了,带他去学乒乓球”,强势的父亲的一句话让我把你从器乐房送进了乒乓球馆。小学没有毕业,35秒13分,四个三分,一个三加一进球的麦迪让你疯狂的喜欢上了篮球,迷上了麦迪,书本作业本上到处都是球星的头像。
“妈,我要学打篮球”,
“再坚持一年,打完初一,初二开始学打蓝球,好吗?”
“我把寒假打完……”既是妥协也是执拗,初一没有结束,便挥手作别了王教练与邵教练。
世界上有一种人,从小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我觉得这种人是最幸福的。
很小的时候,大约四五岁的样子,你天天吵着让我再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我搪塞你“妈妈不能生了”,你认真的告诉我“去北京新星医院可以生”,或许那个时候“北京”就植入了你的内心。长大以后你在上海呆了那么久,有疼爱你如己出的姑姑,你也没有驻足上海的打算。
来京之前,你父亲略带后悔的对我说“如果当初听我的,坚持考研……”,我不知道你是否会顺从父亲的旨意,时至今日,面对陪伴了你整个中学时代,又搭上四年大学时光,或许还要搭上整个未来的选择,我虽然坚定但还是有过惶恐。我隐约看见年轻时我的影子,年轻时的无知无畏,年轻时的梦想,年轻时的努力,年轻时大把的机遇……年轻就是好,年轻就是资源,但资源不用就是浪费。
我不愿你歩我后尘,懵懵懂懂的往前走,一直为他人活着,努力着,操心着,哪儿有光就往哪走,一路辛苦一路无奈,好在有你爸这棵大树的理解和支持。我希望你在我们的肩膀上把自己人生的每一时刻,都照顾好安顿好,尽量让自己变成一件唯一的作品而不是产品。
来京之前,面对你爸的愤怒与无奈,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更多的是反思我们的教育。面对你~我们生命的延续,曾经最好的期望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引导着你、教育着你、陪伴着你成长,虽然在放养你的过程中,我和你爸“缺席”的太多,但在你初二的一个夏夜,饭后散步中,你父亲的断言“哲儿以后学文科吧,他不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做研究的人,恐怕会辜负你起的这个名字,将来学文科从事社科类的工作也比较适合和轻松……”。至今记忆犹新,高中分科,你的选择果不其然的被你父亲言中,那一刻,我才觉得,最懂你的还是你爸,我充其量只是你的一个听众,笃定的你爸在你初中时便给你定了人生的调子。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养活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短,我的经历引导你去追求一种有美感的人生。不知道你是否受到影响,家里的“门庭若市”与“忙里偷闲的吵闹”,让你觉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很无聊,你不想重来父辈一生的按部就班,你也不想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做个听话的乖宝,你不稀罕世俗中所谓的成功与幸福,你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活到今天的我也才真正明白了生活的美好,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犹记得初中毕业前夕的一次家长会,耳闻你一次次逃课一次次逃避打扫卫生去打篮球,我被叫到学校,甚至刚做完手术被老师强行叫到学校,面对老师的“控诉”,我无言以对你,面对你的请求“不要告诉我爸”,我只是长叹一声“你这么聪明的孩子,什么时候让我看到你的精彩啊?”那一年四月,你的好朋友被保送到最好的二中,而你却还要忍受近两月的寒窗煎熬参加六月的中考,不知是你受到刺激还是你爸近两个月的闭门,你用还算满意的成绩告诉我“专注做点事情,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面对你今天的选择,无论对错我们或许有更多的责任。追求有美感的人生,学会节制与分寸一直是我对你的要求,学会管理自己,一直是我的期望。进入高中,你对篮球的迷恋达到了登峰造极,没有节制,没有分寸的放纵与我们的默许不无关系,家里饭桌上的话题永远都是篮球,给你的零花钱几乎全买了篮球杂志,每天晚上的“装模作样”看得全部是篮球杂志,每个NbA'、CBA开赛的日子,注定是你不学习的借口,一边抱怨着我对你的溺爱,“哲,快来还有最后三分钟……”一边又担心着你的错过,比起我对你的支持,你爸对你的理解或许更多一些。委托张明琦叔叔把你送到广汇训练营,不菲的学费让你明白了“什么是辛苦”“什么叫吃苦”,懵懂的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坚持。或许父亲的喜好让你懂得了“坚持的含义”,家里的遥控器永远都在你父亲的手里,除了新闻联播就是央视五台,世界杯期间,家里高朋满座的球友,喝着啤酒看着球赛,没有人在乎小小的你,被开水烫伤的你,依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只要球赛在进行,家里就永远有观众。家里最温馨的画面永远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好球”,家里最长情的讨论永远都是有关篮球的话题,最统一的意见永远是对篮球联赛的判罚,对教练战术的部署。提到篮球,你和你爸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球迷,每次都是你爸“去去,不说了,赶紧去学习”。看着你比同龄人多一些的喜欢,我只是喜欢你这种阳光般的心态和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样子,根本没有想到你小小的心思。
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高中三年,你对篮球的痴迷,令老师头疼不已,让家长无语无奈,气的班主任梅红老师在一次次叫家长无果后冲到家里,当着我和你爸的面对你“怒其不争”的苦口婆心,不知你是否理解老师的拳拳爱心。面对每次家长会后我的无奈与落泪,你总是开导我“妈,你别难过,你看我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学习好的同学里,我是打球打的最好的,在打球的同学里面,我是学习学的最好的”。不知不觉就把我拉成统一战线对付你爸的愤怒,每次都陪你一同“挨骂”。在我的一次次“每个孩子都有花期,有的开的早,有的开的晚,或许有的就不开花,直接长成了参天大树”的自我安慰中,(其实也是一种阿Q精神)你参加了高考,“你这个妈妈太不称职了,你把我们学校的一个……都给耽误了”,我曾被你们张校长抱怨对你管理太过松懈,要求太低,耽误了一棵好苗子。好在你也不负众望,没有给自己高中生活留下遗憾,还算过得去的高考成绩给自己贪玩的三年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留下一句“非北京不去,非传媒不学,什么学校你们随意吧”。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最基本的审美能力,那么他做的其他事情也可能漂亮不到哪里去。
你的一句“非北京不留,非自己喜欢的不干”,再次让我们看到你的执着。或许你的这个年龄还不明白,一个人执着于一件事情,往深处行走才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你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不考虑生活与生存的问题。都说你的成长太过顺利,没有经历过波折和坎坷,年少时我们的忙碌,有爷爷奶奶的疼爱,中学后有姑姑高大上的知心姐姐般的循循善诱和超越母亲的溺爱与付出,大学后有姐姐姐夫知己般的关照和榜样的牵引,我们都渐渐淡出了视线,你留下一句“妈,我长大了,你也老了,你们好好享受你们的生活”。你报喜不报忧的选择只是让我们远远的分享着你的生活,你曾经说过感谢我们为你选择的学校,你很享受入学后的生活,我以为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改变你的爱好,会拓宽你的视野,提高你的认知,殊不知你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搭上了四年时光,或许还有未来。
在一个男生奇缺的文科专业里,你们新闻传播院系的篮球队在以理科为主的大院校就是一个垫底的“鸡肋”。对篮球挚爱的你又恰逢年少轻狂的时代,多么渴望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执着是正确的,曾经有过豪言“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帮助院系夺取一个冠军”,有过被人嘲笑,有过被人质疑,但你的初心不改,信念一直都在,参加了三届BUBA(北京高校新闻院系篮球联赛),从一次次在小组赛的被淘汰,到毕业前夕夺取了第六届BUBA的冠军,我知道你的付出比常人多得多,虽然冠军杯放在了学校的荣誉室,但我深知这个冠军对你来说的意义。
初到台湾,因为篮球而融入了台湾的文化,因为篮球而与台湾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沟通,了解了两岸文化思想的差异,由当初的不认可到最终的信任,我知道那是每天五小时的汗水浇筑的。打了全台湾的高校篮球联赛,才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才体会了自己是多么的“不能吃苦”,也是在台湾交换生的日子,你更多的理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对孩子的付出。
有些经历,是要经过才会丰富,
有些感悟,是要经历才有体会,
有些收获,是要感悟才有喜悦。
你曾经说过“妈,我不喜欢官场上那套阿谀奉承、勾心斗角”,“妈、我特别看不惯某某溜须拍马的样子……”,婚后的日子,惦念和感谢公婆的爱子之心,一直享受着与公婆同锅同灶的生活,家里人来人往的日子,善于观察的你过早的看淡了人间百态。父亲过早的离世痛苦打击的我情绪失控难以自拔,失去了对你的耐心,忽视了你的成长,那段时间没有给你正确的引导,只是一味地“告状”,换来你的挨打,从此形成了家里的“三角形猫抓老鼠”。回过头看或许就是那段时间我的忽视,你爸的愤怒,篮球给了你太多的陪伴、快乐和安慰。
犹记得初中时,在一次从网吧里找回同学后,你对我说“妈,刘某某每天进网吧,都怪他的父母,他爸天天在外面做生意,他妈天天加班忙工作,他也挺可怜,天天一个人在家,也没人做饭,每天都去食堂,要不然就吃冰箱里的熟食……”,不知道你是说给我听还是抱怨,只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了与你的一同成长,周六周日早起陪着你打球,每周给你去买篮球杂志,从喜欢篮球的同事张津叔叔那里抱回所有的篮球杂志,从小杨阿姨手里获得NBA湖人队限量版的水杯。大伯去美国出差,专门去了你最喜爱的湖人队,带回科比的队服,湖人队历届冠军的纪念牌,湖人队的帽子,衣服……亲人为你购买的限量版鞋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满足你的兴趣爱好,你也矢志不渝的坚守着这份爱好,我深知喜欢运动的孩子,充满阳光和希望,也希望你单纯的生长着,快乐的生活着,不负芳华岁月。但从来没有想过你会以此作为职业,以此作为未来,而且是如此的坚定不移,你创办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一篇一篇的熬夜码字,你自作主张的考取了国家二级篮球裁判证书,通过了国家三级体育经纪人的能力测评,获得资格证书,而我一直觉得只是你的一个爱好,只是你从事第二职业的一个谋生手段,古代语:无需黄金万两,只须一技在身。你不辞辛苦的看球打球码字,有时候留一句“妈,我太累了”,“累了,就不做了,去学习吧”,“不……”,我知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不知道累的。
我们知道,文化和体育都是一个消遣的行业,支撑这些行业的兴起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些行业发展最好的,代表最前沿资讯的城市当属北上广深,你坚定的选择坚持,坚定的选择北漂,一直和父母拧巴着,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今天当我坐在凯迪拉克中心的看台上,目睹你享受工作的快乐,看着你对自己喜欢的投入,你开心了,我们还苛求什么?远离父母的庇护,你把自己安顿照顾的好好的,我们还祈求什么?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认真做事的人总会有回报,只要你不奢望太多。我一直希望你成为一件作品,而不是产品,产品太多,而作品却很少,就如同正在上演的电影《芳华》可以说是冯小刚的一部佳作,却谈不上杰作。在帝都的几天里,目睹了四九城里孩子们课后生活的丰富与轻松,深深理解了你的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终于明白了你的执着,你的追求,先把自己点亮,才能给别人带来光。
想起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追求的过程或许会艰难困苦一些,但追求自己喜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生活姿态。做自己想做的事,顺从本心,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简单普通平常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追求精神的含义。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理解我的认知,这些认知或许只有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才会从生活中悟出其中的含义,我写出来就是想让你知道,只有按照你想的去生活,才不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与你共勉。
写于2017年12月冬至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