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髁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
释文:1,手三阳经,从手走头,将上肢外侧面与头颈、颈肩联系在一起。本经行于上肢外侧后缘,与手少阴经在上肢内外相应,但在脏腑联络关系上,却与手阳明经相似,与手三阴经有着质的不同。并不以内行路线上的脏腑关联为主,而是以外形路线上头面颈肩与上肢外侧后缘之前的关联为重。《阴阳十一脉》中称本经为“肩脉”。
2,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肩解指肩关节部;肩胛指☞肩胛骨冈下窝;肩上指大椎穴。
3,目锐眦:杨上善注曰:“目眦有二,目之内角为内眦,外角为锐眦。”
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释文:1,“肩似拔,臑似折”特异性的仅出现在手太阳经病候中,与经脉循行原文中的“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相应,甚至《阴阳十一脉》中称为“肩脉”。此类症状最常见于肩周炎,嗌痛和颔肿均为肩周炎急性发作期的兼证。
2,关于“主液所生病”的理解。
液与津相对。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稠厚的叫做液。津主要分布在肌表,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的作用;液多藏于关节孔窍,有润滑关节、补益脑髓、濡养孔窍的作用。本经主液所生病者,所举病症“耳聋目黄颊肿”等,其涉及部位为耳眼面颊等处,这些是手太阳经脉到达,也是“液”所润泽之处。因此,用液来概括有关病症就比较合适。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入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释文:手太阳经别的循行描述,与其他经脉有所不同,只描述了离与入,却省略了出与合,特别是一开始就指出手太阳经别“指地”,也就是代表经别只记录自上而下的一支,而未记录上行向头的一支,为什么?
概因与他经经别相同,不再重复描述。故最后一句“系小肠也”,不仅要理解为联系小肠,还要理解为本经经别上行向头的一支与手少阴经别并行,出于面,合于手太阳经。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驰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入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释文:实证所见“节驰肘废”,是指关节松弛,肘部废痿不用。临床上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虚症所见“生疣”,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扁平疣寻常疣,临床上用针刺、火针或者艾灸支正治疗都有较好疗效。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古人也够调皮的。)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暝良久乃能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
释文:1,手太阳经筋结于肘后,故其病可见小指支和肘内锐骨后廉痛,前者多见于尺神经损伤引起的骨间肌麻痹,手指不能外展与内收。后者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2,对“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的理解。大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下缘(腋后廉),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与背阔肌直接协同,共同完成肩关节内收伸展和内旋动作。这两块肌向前包绕肱骨并止于小结节和肱骨结节间沟。因此,手太阳之筋所描述的病症“腋后廉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大圆肌损伤。
3,对“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的理解。能够联系肩胛、颈及耳后完骨的筋肉,当指肩胛提肌和头夹肌。肩胛提肌起于第1~4颈椎横突,止于肩胛骨上角(曲垣,天髎),它可以帮助上提肩胛骨,并有助伸展、侧屈颈部,使颈部转向同侧;头夹肌起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至第3胸椎椎体棘突,止于颞骨乳突和枕骨上项线的外侧部,其单侧收缩时可使头项部旋向同侧。“项强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故手太阳之筋病候中提及的“绕肩胛引颈而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肩胛提肌损伤。
4,对“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的理解。其病候“应耳中鸣,痛引颔,目暝良久乃能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从手太阳之筋的循行来看,此段文字描述中所联系的部位包括耳中、耳上、下颌、目外眦,出现的病症包括耳鸣、耳痛连及颔下淋巴结、视物不清。这些症状是颈源性的。而颈淋巴结结核又是导致经筋拘急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