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任命东海国国相宗均为尚书令。当初,宗均任九江太守,五天才上班听一次政事汇报,其他一律交给属下掾、史处理,也从不派督邮下县乡督察,属县平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九江之前多有虎豹出没,常常招募猎人,设置捕兽陷阱栅栏,但是仍然造成很多伤害。宗均下令下属各县说:“江淮之间有猛兽,就像北方有鸡有猪一样,而如今猛兽成为人民的祸害,咎在官吏的残酷,让人民劳苦辛勤,张网抓捕,不是忧心体恤人民之本。官府只管黜退奸邪贪官,进用忠心良善,应除去所有捕兽的栅栏陷阱,削减田赋捐税。”其后再也没有虎患。
皇帝听到宗均的名声,所以委托他以枢机之任。宗均对人说:“国家喜欢文法,廉吏,以为这样能够制止奸邪。但是,文吏喜欢欺瞒,而廉吏只关心突显自己的清廉,无益于百姓流亡,盗贼为害。我将向皇上叩头力争,估计现在说了也改不了,等时间长了,自己受了苦,我说的话才能被接受。”
宗均还没来得及进言,又被擢升为司隶校尉。不过后来皇帝听到了他这番言论,表示赞许。
华杉曰:
宗均“闭督邮府内”,把督邮留在郡府,不放他们出去。督邮是什么官呢?督邮是郡的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三国演义里张飞怒鞭督邮,打的就是这个官。督邮的职责是下县乡督察,宗均却不许他们下去,是怕他们侵扰属县,反而生事。
宗均的智慧,懂得要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因为,你解决问题的举措,会制造出更大更严重的问题。比如那县府里的官员可能有点小问题,而督邮的职责就是查他的问题,督邮可能以权谋私,公报私仇,也可能为了做出“成绩”,拿着显微镜找问题,搞得基层官员鸡犬不宁,要么搞得他们无心办事。你不信任基层官员,又如何能信任督邮呢?都是问题。
虎豹之患,由政府去抓捕,抓捕就要兴差役,就要有费用,就有奸吏耍滑弄奸的空间,最后的结果就是苛政猛于虎。这事政府可以不管,那虎患的地方,当地人民也不是小孩,他们自己知道想办法。政府不管,就没人汇报虎患了。
汉明帝听到宗均的话表示赞赏,赞赏也只是赞赏而已,他并不能知行合一,不会按宗均的意见做,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性格,宗均的做法他也学不会。
有的领导宽,有的领导猛,人人都懂得要宽猛相济,但是很难有人能做到宽猛相济,历史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宽猛交替,一个宽厚的领导去职,就会换上来一个严猛的,下次再交替,因为下一任总是看到上一任的问题,就要矫枉必须过正,这也算一个历史规律。
八年(公元65年)
1、
春,正月二日,司徒范迁薨逝。
2、
三月辛卯日(三月无此日),任命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熹代理太尉职责。
3、
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单于想要下令郑众跪拜,郑众坚决不屈。单于将他的帐篷包围,不给水,不给生火。郑众拔刀立誓,宁死不跪。单于害怕了,不再强求,于是派使节跟着郑众回到京师洛阳。
当初,大司农耿国上言:“应该派度辽将军屯驻五原,以防南匈奴逃亡。”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南匈奴奴须卜骨都侯等知道汉朝与北匈奴交换使节,内怀怨愤,想要叛变,秘密派人到北匈奴,要求派兵来迎接他们。郑众出塞,感觉有异,严密监视侦侯,果然不得须卜的使者。于是上书建议:“应该设置大将,以防南北匈奴交通往来。”由此设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代理度辽将军。率领驻扎在黎阳的虎牙营,进屯五原郡蔓柏县。
4、
秋,十四个郡国发生洪灾。
5、
冬,十月,北宫落成。(之前有记载皇帝兴建北宫,钟离意上书谏止,皇帝纳谏停工。这年突然又完工了。看来是纳谏时记入史册,重新开工时没记。就像历史上经常有减税记录,然后又减税,一看减完之后比以前还高,那是中间有加税的时候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