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回想起一个人,却是通过新闻来了解他的近况,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年轻时候的我们下决定总是那么地迅速,总是觉得自己成熟而又敏锐,自恋地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着一颗成熟有远见的心,对于感情总是那么地拿得起放得下,那么潇洒那么果决。两三年后看过去的自己,年轻的有恃无恐看起来却是那么地无知而可笑。
大一的时候我恋爱了,对方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不少报纸都刊登他的新闻,还有节目组邀请他去录制节目,很牛的人,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跟着他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冒险,他陪着我在图书馆忍着无聊学习,他会在学校的最顶端给我讲他辉煌的过去,而他又即将创造新的未来。而我,仅仅是因为要安心学习与他分手,或许正在读文章的你会感到有些可笑吧。
在一起的时间很短而又很漫长,虽然在一起只有短短数月,但是每一天都像是在经历新的冒险,每一天都是那么地与众不同,我说不清我和他在一起究竟是因为我崇拜他还是我喜欢他,但至少,和他在一起我真的很快乐且无忧无虑。
我们的分手抓住了暑假的尾巴,他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接到了分手的这个消息,那一晚我们聊了一夜,最后以删好友而告终,结局很仓促,任何理由任何解释都戛然而止,对于他很不公平。听他好友说他日日在夜里听着悲歌我也于心不忍,分手的果决或许是因为我初恋对我的残忍,但是这不应该是我伤害他的原因,如今想来我有太多的对不起他,很多很多伤害不应该由他来承受,而我卑鄙地将别人对我的伤害转嫁到了别人身上,觉得自己真是多么地不堪。
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生活总会像电视剧那样出现狗血剧情,在十万分不可能相见的情况下竟然因为几分钟的巧合而和他在一间会议室单独相处。寂静的几分钟犹如几个世纪那么漫长,对着他我竟然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周围的空气就像是凝固了,我无法呼吸,更是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对着手机的400多个app却不知点哪个合适,脑海里一片空白。
后来,他的一个挚友偷偷告诉我,他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长得和我很像。这么狗血的剧情我一时还是无法接受。
新闻里得知他的近况,漫漫几千字的新闻我只对一句话印象很深,“为了去见我想见的人”,我已经明白那个他相见的人不是我,可还是会有所触动,我明明在分手的时候那么地残忍和决绝。
后来和朋友们谈起他的时候,我总是自嘲竟然会为了学习而放弃一个人好变态,朋友们都会说这么一句,其实是你不够喜欢他。
是啊,不够喜欢,不够喜欢怎么会在两年半后黯然神伤呢?
或许人类的情愫太过丰富,也太过扑朔迷离,至少不是我这个渺小的人类个体所能理解透彻的。
和他分手以后,其实他的影子并没有走远,不过,与其说他的影子在陪伴我,不如说我在逐渐向他靠近。大一时候的自己其实很普通,每天就是学习和学生工作,和上进一些的学生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从大二开始,我的生活逐渐展开,更多的新鲜事物涌入我的生活,我开始变得(用他的话来说)“拉风”了。
搬回主校区意味着失去一批朋友,也意味着我失去了天天打羽毛球的机会。起初是每周回新校区,55min的地铁和夜黑风高的冷风孤寂凉透了我的心,却没有凉了我对于羽球的热情。几次深冬一个从航天桥南一路走回学校的害怕和无助无人知晓,还有斜跨整个北京从顺义回新校区结果状态不好输掉决赛的那份不甘痛苦和失望无人问津,所有的苦都在自己心里,而自己却是变得不一样了。
后来的自己在一次的心血来潮中加入了首体的羽毛球群,迎来了新的生活。课余生活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听着看着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诉说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感慨万千。而在学校里,我也成为了校级学生会部长,兼任了院级部长,忙得不亦乐乎。另外,自己还每天晚上独自从东校区最东面的宿舍跨越整个学校到达西校区最西面的图书馆,还记得那时候的小绿桌人很少,一个人占一张四人桌,盯着电脑看电子书学JAVA脑袋有时会疼。后来学操作系统的教材很难,总是在图书馆闭馆后还要跑去自习室小看一会儿,总是会和周围的人比谁能在自习室“笑到最后”。
后来的我已经习惯了背着大球包坐公交车接受众人注目礼的日子,也习惯了来自各种学弟学妹好奇和崇拜的眼光。顺利结束了大二,迎来了大三,从学生会中退休,闲着无事报了在北大附近的日语班,那时候的地铁还是两块钱,每次都从北京大学东门下车,路过北大的东门,看着熙熙攘攘的下课学生,然后对自己说一定要努力考上一所好学校,不愿在仰视北大。
考研的日子确实很漫长,发生的事情始料未及,这里就不予赘述了。
考研后的日子过得无法形容,新结识的北大球友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组织。有北大老师,北大学生,北大访问学者,各种牛人,近距离接触并没有什么大的差距,我想变得更强,让别人都知道,我不再困在这所小小的大学中。
如今的我,成长了,一直向着他前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笔执此地,满溢着对他的感激之情。搁笔。
后记:结尾有些仓促,然而,满溢温存。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