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美国底层》书籍的读后感
他们是瘾君子、窃贼、酒鬼、掮客、皮条客、娼妓、流浪汉、拾荒者…他们酗酒、贩毒、药物成瘾、偷窃、卖淫、滥交,反复进出警局与看守所,栖身于桥洞、废弃建筑与麦当劳…
他们也是虔诚的信徒、忠实的家人、可以依靠与信赖的朋友…
他们粗鲁、封闭、执拗、固步自封,愤世嫉俗,偶尔也会诉诸暴力;对现在的生活与充满愤怒与暴戾,对这个国家充满愤恨与失望。他们胸中常燃烧着一团狂怒的火焰,那火焰炽烈,火蛇荒狂,仿佛要焚毁一切,但他们茫然四顾,却不知这火焰从何而来,能往哪儿去。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焰吞没自己,只留下雪白的灰。
他们家境贫寒,大多中途辍学,却执拗着不愿意远离故土——即使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壤并未给他们带来太多温暖的回忆,即使他们在这里完全无法找到能赖以为生的工作,他们也愿意留在这里,留在故土的风沙中,即使风化成坚硬缄默的石头。
他们过着你能够想象到的最浑噩、无序、混沌、暗无天日、没有希望与未来,仿佛噩梦般的生活——虽然他们大多时候并不以此为意。
这里不是核战末日后的废土,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他们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流亡者,他们是这个二十一世纪位于世界中心,号称最强大、最自由的资本国度里的合法公民。
他们是这个庞大国度里的“后排人”,是无数的男人、女人、跨性别者;黑人、白人、黄种人…
他们是那个宏伟绚烂的美国梦背后,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繁华都市背后的美国
你印象中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呢?是那些西装革履、谈吐清晰出手不凡、动辄千元美元生意的华尔街精英?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大都会区,富豪云集,被誉为科技圣地的硅谷?是好莱坞的造星工厂,踩着红毯光彩夺目的超级明星们?是那些强调人权、强调种族平等到“矫枉过正”的法规与案例?
总而言之,绕不开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步履匆忙的人群,一个发达、自由、富足、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的超级大国跃然纸上。
我们的目光总会被那些光彩夺目的超级都市所吸引,而忽视了璀璨光芒后阴翳的影子。美国当然不止是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这些经济繁华的大城市。与其他所有的国家一样,美国当然也存在许多不知名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地理偏僻,也没有什么支柱性产业,部分地区甚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繁华地区的虹吸效应逐渐抽取了生气,变成落后、贫瘠、混乱的地方…
为了了解那些被污名化的地区,克里斯·阿纳德不顾他人的劝阻(那些劝阻者可能自己也从未踏足过这些近在咫尺的地方),亲历那些地区,用相机与纸笔记录下这里的现况。
他原是华尔街的一名成功的债券交易员,可以说是典型的美国精英俱乐部成员。但随着他对这些地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对金融业和自己的这份职业也越来越失望,最后甚至选择了辞去工作,专心记录所见所闻。
阿纳德最早前往的亨茨波因特本身就位于纽约,是纽约市南布朗克斯的一个社区,有接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联邦贫困线以下,几乎全部是拉美裔人或黑人。
他花了差不多4年的时间,来让自己真正地接受这里,同时也被这里接受。他努力地想要为这里做出一些改变,最后却沮丧地发现,所有自己的努力都只是沧海一粟。后来,他前往更多贫困地区,记录更多人的生活。
在他的记录里,你可以见到一个和你想象中截然不同、相较影视作品中面目全非的美国。
这里贫瘠、落后,基础设置匮乏,仿佛第三世界国家,混乱与药物泛滥的程度甚至比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吸毒者泛滥的芜秽之地。
许多当地人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居住的乡镇,他们饮酒、吸毒、过最低限度、根本不用去想明天、那种在你看来一团糟的生活。几乎每个人都和毒品、监狱、死亡和绝望相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活如一地鸡毛,充满了痛苦、不公、模棱两可,这里混乱又绝望,却又充满了另一种形式的生机勃勃——贫困而孤独的人们总会互相吸引,他们聚在一起,又搭建起了极具生命力与韧性的社区生态。
我很难去对他们的生活做一个概括——这太复杂了,几乎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只能说,他们的生活与我们很多人想象的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并不了解他们,或者说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不屑去尝试走近、了解他们。
贫穷者与富有者仿佛分化成了两个整体,穷人憎恶于富人的高高在上与傲慢自大的,富人又鄙夷于穷人的愚蠢懒惰与固执盲目。孤立感同时存在于富人和穷人的内心,人们无法互相理解,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昭示了美国社会分裂与隔离的现况。
傲慢与偏见
对于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作者创新性地用了“后排人”这个形容词,而非“底层人”来称呼这些挣扎于生活的泥沼中的群体。
纵深取代了层级,仿佛也淡化了等级的概念。就像身处于一个教室中的同学,锐意进取的前排人与沉默寡言的后排人只是性格与能力略有参差,在基本的权力上是平等的。
但揭开这层粉饰太平的纱帐,我们知道,等级清晰存在,且牢不可破。它就像一道天堑,将这些人分为完全不同的群体。
当我把这些故事转述给我朋友的时候,她的反馈是“他们就是自甘沉陷地狱”。
身在我们的角度上,我们当然可以批判这些“后排人”的自甘堕落。事实上,他们很多人一步步沦落到如今的困境,与他们自身绝非毫无关系。但千万别忘了,这样肆意否认别人的生活与人生、将他们如今的生活归结于懒惰、愚蠢、傲慢、顽固、烂泥扶不上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自负与傲慢。
我们从未想过去走近他们或者了解他们,我们只是端坐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轻蔑而浮光掠影地扫过他们的过往与生活,发出“何不食肉糜”的可笑感叹。
他们没有拯救自己的能力,大多也没有这样的意志,甚至可能没有拯救自我的意识。大部分时候、他们并不需要所谓的拯救,并不需要你的垂青,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与尊严。
一个教室,有“优等生”,自然会有所谓的“劣等生”;有“前排人”,也自然会有所谓的“后排人”。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阶级差异,“后排人”就永远不会消失。
其中,少数的“后排人”通过了曲折而艰难的通道,加入到了“前排人”的行列中。
以作者为例,他出生在一个偏远而落后的小镇,通过升学离开了故土,辗转获得博士学位,并最后进入华尔街并升至管理层(中层),结婚生子最后变成了一个典型中产家庭,可以算是实现了阶级的越迁。
但这这种个体的阶级转移,对于“后排人”群体来说,注定只是沧海一粟。它只是那种很典型的“X国梦”励志故事(对于这种励志故事,现在甚至出现了小镇做题家这样的讥诮),主角百折不挠最后改变人生的热血精神,让人忘记了故事背后的本质,“晋升通道”的巨大局限性。
因为有人成功实现了“华丽的逆袭”,我们就能理所当然地忽略那些失败者,甚至那些根本没有机会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结于愚蠢、平凡与懒惰成性吗?
聪明、幸运、努力上进的人的确理应获得上苍的垂青。但现在国家、现代制度,之所以能被称为“伟大”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它能让那些即使愚笨、普通、敏感、脆弱、平平无奇、没有闪光点的普罗大众,也能够享受到正常的“人的权利”吗?
他们或许无法像那些精英一样拿着优渥的薪资,享受着荣誉与权力侃侃而谈,但至少不应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拿着根本养不活自己的微薄薪酬,唯有在毒品中才能寻找到一点尊严与认同。
而傲慢与偏见却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忘记了这些,忘记了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个充满缺陷但有血有肉的人。
消失的“后排人”
人类的历史中,与贫穷的斗争,一直都是底层人民亘古不变的主题。
从书中可以看到,哪怕是在高度发达的美国,很多人依旧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贫困也并非孤立存在,它又带来低教育、歧视、污名化、毒品泛滥、精神抑郁等一系列问题,让深陷其中的人彻底无法脱身。
数倍于中国人均GDP的美国尚且如此,中国又怎么可能免俗呢?
但近年来,人们好像逐渐淡忘了,淡忘了那些“后排人”的存在。无论是电视里还是网络上,举目望去,处处都是和谐喜乐,迅猛发展的盛况。人们忘情地讨论着智能技术、讨论着互联网大厂、讨论着手机、讨论着最新上线的甜宠番剧里的俊男靓女。
正因如此,现实题材电影《隐入尘烟》上映后,才会炸出如此多的质疑。
因为他们不是消失了,贫穷与困苦从来没有消失,他们只是“隐形”了。在这个每天都被消费陷阱、虚假信息、诈骗广告、新闻报道、八卦闲聊、狗仔爆料轰炸的年代,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隔绝了与他们的联系。
他们是这个原子时代里,永远的缄默者。
他们其实就是我们,只不过我们离开他们太久了,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愤怒那些贪腐官员贪得无厌的斑斑事迹,声称他们忘记了自己曾是群众中的一员,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逐渐失去了对“后排人”的同理与悲悯之心,变成了面容麻木的泥雕石像。
最后的最后
在书籍的最后,作者对前述的所有内容做了阶段性总结与陈述,并得出了一个无奈却理所应当的结论,对于他们的苦难,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
在记录吸毒成瘾、贫穷和伤痛5年之后,在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在毒品致死的案例出现爆炸式增长之后,有人问我: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除了相互指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或者是那句几乎同样软弱无力的话:“我们都需要更多地互相倾听。”
事实证明,贫穷与苦难几乎永远存在,无法被扭转。它甚至不是一种社会问题,它就是一种文明之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或者是文明的附属品,几乎无法根治的恶疾。
但如果人类注定无法消除苦难,我们至少还可以做到多去倾听和理解。
或许这个世界上永远也不会有一种乌托邦,能让所有人都远离苦难。
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用良善去弥补那些大大小小的裂缝,尽量将苦难最小化。只要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就能够让自己的时代,向那个理想的乌托邦靠近一点点。
就像《西游降魔篇》里的那句。
世上众生,苦人尤多,只要人间还有疾苦,他愿意永远在世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