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腹地,听那一个个名字,就有种历史积淀感。洛阳、开封、殷墟、甲骨文、清明上河图…。
去河南玩,一直是一个期盼。契机是听了女儿班的语文老师讲的公开课。深为这位老师折服,段子精彩、教态万千。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温柔小女人态、时而激昂、时而语言深邃。听后就给女儿报了她的所有课程。女儿不以为然。其实爸爸不求你学到多少知识,只是想让你多接触下这位老师,多感受下你的语文老师的魅力。女孩儿应该有女人味。女儿却喜欢足球、西班牙,为巴萨尖叫,为皇马流泪。十足女汉子。难道这就是青春?突然觉得,我有青春吗?
洛阳,十三朝古都。从我上高中时,就憧憬、神往,钦慕。记得读大学时,一位在洛阳读书的同学给我寄了好多牡丹花的明信片、牡丹花照片。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可惜时节不对,没有看到牡丹花。在洛阳,就一定要去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就是开凿在山上的一片佛国净土。伊河在脚下蜿蜒流淌。磨崖群雕宏伟壮观。最大的雕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只有几厘米。这些饱经沧桑的雕像,许多依然栩栩如生,有的看起来老成持重、有的看起来温顺聪慧。有的表情矜持、有的咄咄逼人、有的雍容华贵、有的英武雄壮。千年前的雕刻艺人,不知道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塑造这片佛国世界。而我又该如何感受呢。前不见古人,跨越时间,以这片佛国净土为媒介,似乎借着雕像,见到那一个个雕工。
洛阳老城区,很值得留连的是西关丽景门。因为那里有一条步行街。算是承载了洛阳的些许回忆。走在青石小巷,人不多也不少,似乎刚刚好。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然建筑却平淡无奇。建筑是凝固的,人是活的。关注的焦点就不在是建筑,而是那一件件商品。一条街道,卖的许多是牡丹饼,五颜六色,很是好看。吃起来,有一种花的香气。既然尝了,就买了一盒。又一想,那有那么多牡丹花,而且色彩又如此刚刚好?
洛阳的当地另一小吃,是不翻汤。至于如何不翻,我没搞懂。也许是年龄,很多事不需懂。看着制作不翻汤,女儿突然说,这不就是麻辣烫吗。咱俩就是麻辣烫的消费能力,就像在少林寺中午啃面包。我只以嘿嘿一笑了之。还是尝尝这不翻汤吧。只能说汤酸辣清淡,至于其他,还有余味悠长,因为辣呀。
一条步行街,还有许多字画店,冒冒然装做文人雅士,拉着女儿去看字画。画的都是牡丹,价格并不是很贵。女儿一丝兴趣都没有,悄然溜走。而我却和颤颤巍巍的店主聊了起来。由于自小就没有得到过艺术教育,总是对舞文弄墨、吹笛弹琴之人,有种莫名的崇拜。看着老人做画,幻想着,如果是自己呢。唉,古人云,三十不学艺,还是听老人的故事吧。走时袋子里自然多了几幅老人的作品。不是觉得画有多么吸引我,而是我在洛阳,看到一位老人再画牡丹。不知他是为生存而画,还是为艺术而画。只是在一个恰当的地方,恰好碰到了心动的瞬间。
洛阳的另一名菜,水席。不知是出于吝啬,抑或故意留下些许遗憾,总之没有去碰那个水席。也许是为了我再去的因由吧。
洛阳,再见。河南,还有开封、安阳…,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