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讲台的时候我内心无比紧张和忐忑,不知道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一种强烈的不可控的不安全感,几乎使得我没有办法正常上课。学生的一个期盼的眼神就能让我心下安心,学生一脸无视的表情我就黯然失色,学生的一句称赞和鼓励就能让我兴致勃勃地开心好久。我似乎把教学的好坏直接等同于学生的喜爱。我希望我的学生是喜欢我的,也尽量做一个让自己喜欢、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当我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热情洋溢地站在课堂上讲授时,台下稀稀拉拉的声音竟无人应喝。内心被一种极大的落寞感吞噬,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既然讲了都没用,又何必要讲?既然讲了都不听,又何必费心?”,我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认为选择当一名老师似乎是一种错误。我给不了学生什么,也改变不了他们什么,纵使倾心交付,换来的不过是自作多情。
我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从教师这个角色里我到底期望获得什么,我已经发生了哪些转变?我细细盘点了自己从业的经历,惊喜的发现:原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的备课效率或者说是学习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此外,我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更加充满热情,自我的学习欲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知识分享给学生。当我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一直在成长和进步”,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从事任何一份职业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不断的成长,同时把这成长的力量传递给他人。教师不就是这样的吗?原来自我的成长才是教师职业价值感的真正来源。我想如果我一直停留在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作为自己的内生动力,那我终究是失败而不够强大的。我需要去做好教师这个角色应该做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成长带动我的学生共同进步。
想通这一点使我能以更加主动性、成长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能更理性的接纳自己现下的不足和学生对我的各种反馈了。我试着去阅读更多的资料,跟更多的人探讨教育,跟学生建立更多的链接,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之道,给自己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和小任务,逐步去开展实施。我也不在将自己放置在所谓“救世主”的位置,企图去拯救和改变每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而是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富有耐心。我不再强求自己,也不再强迫学生,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让学生自己去成长。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的理解误区多是来自于自我角色的定位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