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活化物理课打造未来工程师
17中全国模范教师李会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校生设计制造出汽车防盗器、雾霾报警器、压榨机等优秀作品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在把充足气的气球打开排气孔,向同学们展示当气球向后喷气时,气球向前飞行的现象;有的同学将制成小船的模型放在水中,演示以喷气的爆竹为动力做反冲运动的精彩成果;还有的小组请学校物业师傅配合,在他们给花园浇水时,先将塑料水管盘在一起,当水管喷水时,发现水管如同一条大蛇般剧烈扭动起来,将拍成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这可不是创意大赛,这是青岛十七中卓越班老师李会民的物理课堂,学生在展示《反冲运动》的精彩制作与创意。
他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教具
李会民,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拔尖人才等。并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他重视将生活中的物理融入课堂,再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李会民将物理思维的发展过程简化为“物——理——物”,“物”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室里来回走几步,是在演示路程和位移;让学生在课堂上拔河,是在感受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张纸片和一个纸团就可以演示重的物体下落不一定快;就连一片树叶,也可以演示机械运动等等,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养成联系生活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下课后,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的秋千架旁,现场讲解和体验圆周运动以及超重问题。李老师还鼓励学生动手研发教具,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探究学习的效率。如学生制作的力的合成演示仪、火车转弯模型、吹不掉的乒乓球、用毛刷演示静摩擦力等,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在参与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更加激发他们的创造发明的热情。在学校举行的科技周活动中,他的学生设计出的汽车防盗器、快捷式磁场演示仪、雾霾报警器、简易压榨机模型等,都让李老师激动不已,看着眼前的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未来的发明家、工程师。
在李会民教过的学生中,有承担大型公路、桥梁、隧道等项目的总工程师,有小米科技公司MIUI工程师,有格力电器的工程师等等,他们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得益于李会民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在高中阶段就形成了较高的理工素养。
引进大学课程教“卓越工程师”
近年来,十七中结合高考改革方案、学校育人目标以及与青岛理工大学联合育人的优势,设置“卓越工程师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建设者。作为青岛十七中首届 “卓越工程师班”的物理教师,李会民开始更多思考“为什么教”和 “培养什么样的人”,探索由物理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的途径。
由于理工大学相当多的专业课程都能在高中物理中找到对应的基础部分,李会民深入了解大学课程及内容,在学习中及时进行相应的衔接,组织“卓越工程师班”学生进入大学课堂聆听相应内容,提前了解了高中学习与大学学习之间的关联,了解了大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参观大学创新实验室,感受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以及产生的效益,让学生体会到社会最需要大量的有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他在教室设图书角专门开辟了一个高校教材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通过社团和沙龙活动的形式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帮助学生树立目标。(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李会民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臧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