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重温了一部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男主角楚门(trueman)。从出生就被蒙在鼓里,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演员,而他的人生就是电视上的一出戏。他慢慢的发现了真想,并且最终逃离了这个世界。好的电影总能让人看到社会的影子,引发反思。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活在虚假的世界里,而在现实中,很多人恰恰相反,在真实的世界里却活的虚假。这虚假就是我们说的面子。
面子其实就是假自我。自己精心塑造的,展现给他人的形象。中国人几乎人人都爱面子,人人都在塑造那个假自我。由于是精心塑造的,所以一定要全力维护。因此在中国社会,不给人面子,势必会引起激烈的冲突,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爱面子是渴望得到尊严
很多人的感受是面子等于尊严。但问题是我们都讨厌虚假的人啊,讨厌你又怎么给你真正的尊重呢?最多也就给你个面儿。那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呢?
每个人固有的行为模式都可以追溯到小时候。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不鼓励孩子表达真实自我的,因为我们有个统一的标准,"好孩子"的标准。如果你做不到,受到的只有惩罚、斥责和冷漠,完全不会尊重孩子。这样每个孩子就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感受,努力成为大人们眼里的"好孩子"。而这个"好孩子"就是最初的假自我。
当一个人活在面子里时,他就没办法让真实的自己变优秀,也没办法丰富自己的真感情, 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消耗在维护面子上。以至于做的很多事都是在浪费。
爱面子的人内在逻辑是对别人好,对自己坏。而对别人好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并不是真心对别人好。与此同时,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对别人好,势必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自己很苛刻。
爱面子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只有伤害
如果爱面子的人做了父母,他们真的会为孩子做很多事,说的委婉一些是付出型的,实际上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塑造"好妈妈""好爸爸"的形象。在外人以及自己眼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好父母。但实际上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冷酷的,还记得那个逻辑吗?对别人好,对自己坏。这时孩子常常是他们自己的延伸。
以前我有一个学生非常聪明,但是每一科都不及格。我很纳闷,就给他妈妈打电话。他妈妈哭着对我说了,家里的情况。原来爸爸几乎每天晚上都因为学习打他,这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不光如此,还经常打他的妈妈。而这位爸爸在外,无论是单位的同事还是朋友对他的评价,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并且他还非常孝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外人好,是为了维护他的面子,对家人苛刻,实际上是把家人当成了自己的延伸。
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扩大到社会范围,爱面子会让人们彼此产生攀比、嫉妒。看看今天,有多少家长在玩这个游戏,想尽办法的让自己孩子成绩好、有特长,为的就是让别人嫉妒我,而我不要嫉妒别人。但孩子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在家长的威严之下,孩子不敢活出真自我,悲催的走上了家长的老路。
增加自己的价值感就可以活出真自我
活在面子里的人,自我价值感是很低的。他们不敢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因为他们会觉得真实的自我很糟糕,是不值得被尊重的。但这只是小时候对我们自己错误的印象。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自己身上,接纳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增加自我价值感,才能让自己活的有尊严,才能活出真自我。